随着政策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零售药店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据中康数据预测,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关店数量约3.9万家,闭店率达到5.7%,平均每天有107家药店倒闭。3月16日,在2025年西鼎会上,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国药店数量接近70万家,但预计每年减少约4万家。如果按照这一速度,未来五年可能会有20万家药店消失。
过去药店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低准入门槛和政策支持。然而,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药店的扩张模式正在调整,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管理效率和合规性。从六大上市连锁药店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门店数量有增有减,反映出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和调整。
零售药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7年之前的“跑马圈地”,通过并购和体量扩大实现增长;第二阶段是从2017年到2022年,主要依靠处方外留对接院内处方驱动,增速约8%;第三阶段从2023年至今,处于行业调优的平台期。随着“闭店潮”的到来,零售药店面临的挑战逐渐显现,包括政策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线上药店分流客户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面对行业寒冬,药店如何转型并找到新的增长点?中康科技副总裁指出,“负增长倒逼转型,便利与便宜不再是健康消费的核心痛点。药店需要以深度满足多元健康需求为导向,优化商品组合,构建服务闭环。”一些药店通过关闭亏损店、减少后台人员等方式缩减成本,同时拥抱AI技术,通过AI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季节性和市场趋势,精准预测药品需求,避免库存积压或短缺。此外,AI还可以帮助药店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用药提醒、健康监测等。
非药产品为药店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减少了对药品销售的依赖。通过将非药产品与药品搭配销售,药店可以提升每位顾客的客单价。大连锁药店聚焦DTP药房、院边店等领域,中小连锁抢占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终端,而在药品追溯码以及电子处方等政策下,药店正在进行更公平的新一轮革新。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