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位于上海的零食量贩店新店开业,该门店位于马路拐角处,周围有不少居民楼。开业当天,店内打出全场八点八折的优惠,还有满赠及抽奖活动。临近中午,店内消费者不少,中老年人居多,四五十平左右的空间内,几乎每个货架前都有不少人。零食量贩店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已不是一个陌生的业态。3月11日,数据显示,万辰集团旗下量贩零食已签约门店数量超过1.5万家。不久前,鸣鸣很忙集团也宣布在营门店超过了1.5万家。零食量贩店正如毛细血管般渗透进大街小巷,尤其是三到五线城市的下沉市场。
此前零食量贩店销售的品类主要是饼干、面包等小零食,如今饮料品类的渗透率也正在逐渐攀升。在某饮料行业展会期间,两家研究机构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零食量贩店对饮料行业的影响。在存量竞争时代,零食量贩店靠什么吸引消费者购买饮料,它会给饮料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与启发?
与2023年相比,2024年零食店中包装饮料销售额增速为95%,渗透率增速为101%,同时购买零食和包装饮料的消费者渗透率从6.3%增长至13.9%,增速远高于只购买零食或只购买饮料的消费者渗透率。不过,价格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专家指出,零食店的价格竞争力更多体现在为消费者提供散称的小包装产品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满足感很强,可以以比较有性价比的价格买到多量、不同品种的商品。”此外,吸引消费者进零食店购买饮料的因素还有更丰富的SKU。每家门店基本上都有近千种SKU,大的门店有超过1000种SKU,而且这些SKU不是固定的,每个月会定时上新,上新速度非常快,一些门店内还会有独有的产品,例如与品牌的联名产品、一些规格的定制款、一些口味的定制款等。
如今的中国软饮料市场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市场格局逐渐清晰和稳定,市场集中度也越来越高。当零食量贩店这一新兴崛起的渠道出现,饮料品类渗透率增速迅猛,饮料企业大概都不想错过这个风口。从区域分布来看,下沉市场中,2024年零食店内包装饮料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为106%;从品类来看,果汁、即饮茶、碳酸饮料为销售额占比较高的前三大品类,消费者会更偏爱在零食店内购买即饮咖啡和即饮茶。专家认为,除了经典大单品,低度酒、饮料浓缩液、功能饮料以及跨界组合的产品更有机会,“气泡果汁、果汁茶、果汁乳酸菌,在零食量贩店非常受欢迎”。此外,零食量贩渠道可以成为企业新品的试验田。“零食量贩店对于新品的态度是非常包容和开放的,从上新速度来看,它是愿意试错的,只要商品创新度够高、足够吸金,有多场景的使用体验,都会愿意给机会上新。”不过,专家也强调,要想立足还是走差异化和独有化的路线,能不能孵化出大单品可能取决于消费者第一口饮用的口感体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