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女货车司机谢琳——走好“一带一路”传递中国力量

2025-03-21 12:15:37 作者:肖干 通讯员 张迪

“别人跑车很累,我却感觉很放松,有一种去拥抱大地的感觉。”每当谢琳走下她的“老伙计”,那辆3米宽、4米高、17.5米长的重型货车时,周边时常传来“女司机啊,厉害!”的惊呼声。

提起货车司机,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这是一个男性从业者占据绝对优势的行业,女货车司机寥寥无几。谁说女子不如男?从最初的“小黑板”时代到如今的数字货运时代,多年来,乘“一带一路”建设东风,谢琳运输“中国物资”的同时,返程路上还将新疆的水果、棉布等特产带回内地,为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着中国人务实勤勉、古道热肠的精神品格。

谢琳,1969年12月生,中共党员,濉溪县四铺镇颜道口村村民。退伍转业之后从事汽车运输工作,在和车辆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父亲的“熏陶”下,谢琳20岁出头开始就开着大货车上了路,这一开就是33年,驾驶里程达5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25圈。

“无论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伸手帮一把。”2024年11月,谢琳从杭州出发,运送家电到新疆喀什,中途行驶依吞布拉克(新青界)至若羌高速路200公里无人区时,同行车辆陷入沙坑,同方向行驶的谢琳毫不犹豫往前开了几十公里又调头回来,克服天寒地冻的不利影响,经过1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将被困车辆拖了出来。2025年1月,谢琳拉货途经109国道唐古拉山山口,遇到一辆发生追尾、等待救援、生活物资即将耗尽的货车。谢琳主动停车询问,将自己车上的方便面、饮用水、西红柿、黄瓜等送给素不相识的同行……作为一名普通的运输人,她尽己所能发光发热,温暖着身边人,以一名有情有义、无畏奉献的“独行侠”形象,成为运输行业巾帼代表。

从最初的“小黑板”时代到如今的数字货运时代,从中亚国家物流人员不会讲中国话,到现在越来越多人说得很“溜”。谢琳说,她见证了中国公路货运行业波澜壮阔的30多年,深切感受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行业如何发展,坚定信念、勤奋努力,运输好每一票货物,才是助力中国经济“破茧成蝶”的关键。当选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以来,她精准提出建设推广“司机之家”、加强交警等执法者“温度执法”等务实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解决了诸多关系广大运输行业人员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获评“全国最美货车司机”“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好人”等荣誉。

多年来,谢琳始终坚守着一个习惯——每次去新疆送货,都会专门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哪怕累到缺氧,我也要爬上那座山坡。”谢琳说。一次次,她带去家乡的美酒,告慰长眠在此的英雄们,如今的中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我希望中国的公路越来越宽广,公路货运事业越来越繁荣,运输人能够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荣誉和头衔越来越多,可谢琳却从未骄傲自满。走好“一带一路”,传递中国力量,她始终在阔步前行、行稳致远。

来源:淮北日报

责任编辑:樊锐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