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大战拉开序幕,各家都有各家的杀招。在2024年经历年初涨价,年尾又降价的康师傅饮料也迎来了2025年的开年“大促”。从箱身到瓶身不断加“码”促销,一些产品也增加了容量,势要在2025年赢一波开门红。
2024年上半年,传了近一年的康师傅饮品涨价算是彻底“落地”。其实,康师傅饮品本次涨价是因为大环境,成本上升。但涨价的整个过程太过“单调”,说白了就是有点硬涨。正常涨价做法都是一边说着涨价,一边加大活动力度,比如,康师傅饮品最为拿手的“再来一瓶”活动,当年效果好到起飞。这次,1L饮料涨价一元,那就是直接硬来,一点缓冲都没有。到了下半年,其实康师傅饮品是降价了的,只是与涨价的轰轰烈烈相比,这番私下降价却是无声无息的。相较于可口可乐、三得利同样的硬涨,高层还为涨价点赞等等,康师傅饮品可以说是依据市场来的了。举个例子,在零食折扣店强势来袭时,各个企业都选择了与零食店“先合作”再说,因为本身很多企业也是有尾货需要处理的。前期零食店也是从尾货开始卖,后期量上来就要求企业也要保证产品的新鲜度了。康师傅饮品先是不合作,到最后合作了也是专门推出了900ml的渠道专供装,以避免乱价,降低对正常经销商的影响。
今年,康师傅饮品的促销力度可谓来势汹汹。首先,是产品的出厂价格,也就是经销商最后到手的实际价格。目前划下来一箱的价格大体比统一饮品多1-2元。而去年双方差价都在4元-8元以上。其次,是产品的一些促销。因为康师傅饮品采用的是区域中心制,也就是各个区域可以自己制定价格,比较自由。所以,也就有了各色的包装,但整体来讲就是从箱皮到瓶身都在促销。比如,康师傅绿茶今年出的包装就是多加50ml,从原本的500ml变身550ml,目前终端给的价格还是3.5元,至于终端店主会不会把价格降到3元,从康师傅550ml单瓶1.8元价格来说,也是支撑得了未来卖3元的。
箱身上还有开箱送码的活动,说是整箱购买康师傅饮品的消费者可以扫描箱内码获奖,但基本上消费者不太可能参与整箱购买时的抽奖,不是说消费者不会整箱购买,而是基本上消费者是见不到箱皮的。这是典型的快消企业与互联网整合的最好例子——收箱皮。以往,企业做回收箱皮,过程多,流程长,上账慢。尤其是核销时还要见到箱皮,这就逼迫店主把产品直接摆在货架上。这个结果是方便企业的产品抢排面、抢冰柜,但对店主来讲,其实是不太方便的,有时就为了业务来时收箱皮,为兑换那一两元钱,导致自己原本的货摆的比较乱。现在店主则可以将箱皮出售、又能拿到开箱皮的钱还能保证自己的产品不摆乱。
除了箱皮之外就是盖内码,扫码赢红包,复购奖励。而在包装上的建议5元价格并没有改变。其实,对于终端店主多了很多其它操作方式:企业建议5元,但终端店主可以有自己的定价策略。至于终端产品售价,归根还是在店主的打款价。让店主觉得有利可图,售价调整就有空间。
整体来看,活动对消费者吸引力一般,更多是让终端店主来开箱皮,而这个开箱皮的活动基本上是企业年年都会做的。明明过往的再来一瓶最为成功,甚至也可以1元乐享,来增加销量。
当然,康师傅饮品也有自己的一些资本,虽然市场上有统一这样的大敌,也有一些平替。但大部分区域里康师傅饮品有着绝对的强势位置。
再者,涨价时宣传“告别3元饮料”时代,后续降价时,也可以大力度的宣传来吸引消费者的心。但感觉企业更多是把心思是放在了终端促销、渠道抢战等花重金的项目上。
今年,康师傅的冰柜投的更多,给店主的电费、陈列费也较大,一些冰柜也早早开启了冷冻模式,即使没开冷冻也保证了光亮度。餐饮渠道也重新设计了冰柜,设立专门的组织架构。去年推出的几款无糖茶效果也算不错。
但市场上其它厂家的动作也不小,娃哈哈1L的茶饮推了4支,前2个月的销售增长不错;东鹏特饮推出果之茶1L装卖4元,还主打个1元乐享;统一就更不用说了,无糖茶春拂、有糖茶双萃,在冰柜上大家的投入也互不相让。最后决定销量走向的,依然是终端的售价。
来源: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