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业绩稳定、分红水平亮眼的银行股受到险资青睐。多家上市银行获保险公司举牌,引发市场关注。
招商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王先爽认为,银行盈利和分红稳定,股息率高,契合保险投资需求。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稳定且高额的股息收入能够为险资提供持续的资金流入,有助于险资的长期稳健运作,更好地匹配保险业务的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
银行股契合险资投资需求
日前,中信银行300万股H股股份得到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瑞众人寿”)增持。由于瑞中人寿持有的中信银行股份增加到约7.44亿股,占中信银行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5%,因而触发举牌。
这并非孤例。2025年以来,多家上市银行获保险公司举牌。例如,1月,杭州银行公告称,新华保险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该行5.45%的股权。在经监管部门审批后,新华保险预计将成为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平安人寿更是通过平安资管接连举牌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和农业银行H股,形成了一波举牌小高潮。
即便将视角拓宽到全部上市公司,银行都是被举牌的主要对象。根据Wind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3月19日,保险公司在A股持仓数量中,银行业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比重达到48.95%,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
银行股为何受到险资青睐?王先爽认为,银行盈利和分红稳定,股息率高,契合保险投资需求。较高的股息率意味着更丰厚的收益回报,这对于追求稳定现金流的险资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稳定且高额的股息收入能够为险资提供持续的资金流入,有助于险资的长期稳健运作,更好地匹配保险业务的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9日,A股上市银行平均动态股息率为5.70%,与现阶段的国债收益率相比,投资价值凸显。
而从开年以来的情况看,港股上市银行更是险资举牌的“香饽饽”,几家A+H股上市银行获增持的都是H股股份。这与港股上市银行尤其是大行股息率更优有关。基于Wind数据观察,6家国有大行H股动态股息率普遍在8%以上,高于其对应的A股动态股息率0.71个至2.34个百分点不等,优势十分明显。
为银保协同创造可能
作为中长期资金的组成部分,险资开展长期权益投资,能够有效支持资本市场企稳向好,因而被寄予厚望。2025年1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提升商业险资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抓紧推动第二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随着险资入市机制更加完善顺畅,以上市银行为代表的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也将迎来更丰沛的增量资金。值得一提的是,除追求理想的收益外,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还能为实现银保协同创造可能。王先爽分析,一方面,是否拥有董事会或监事会席位,是衡量险资是否对该银行实施重大影响的指标,险资若能向所持股银行派驻董事或监事,可将该投资以长期股权投资计量,银行股价波动不会对利润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险资在银行拥有董事席位,保险和银行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战略上存在银保协同的深化空间。从总资产规模大于100亿元的保险公司来看,剔除掉已参控股银行和最近3个会计年度未连续盈利的保险公司后,共有39家保险公司有参控股银行的空间,其中6家保险公司还可参股1家银行,33家保险公司还可参股2家或控股1家银行。
事实上,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居民理财需求正从单纯追求产品收益向科学配置资产转变,这要求银行顺应趋势,构建更全面的财富管理生态,而保险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北京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李建营指出,面对行业政策与客户需求的深刻变化,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需要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以资产配置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财富管理生态,才能促进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说,提高银保协同水平是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必由之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银行更重视与保险公司的联动与合作。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