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胡曼(右)的治疗,画家又拿起画笔。
史灵芝医生(左一)正在为扎德进行头针治疗。
公元6世纪起,针灸作为先进的医学疗法在亚洲、欧洲等地区传播;19世纪,由于现代医学的兴起,针灸在欧洲经历了约百年的沉寂;20世纪末以来出现的针灸热潮,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速了针灸走向世界的步伐。如今的针灸,不仅是传统医学的一个代表,也成为中国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个符号和中外文明互鉴的一座桥梁。
从来没有哪一个传统医学技术能像针灸一样完整流传下来,并能穿透不同文化背景,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涌现大批学习和热爱针灸的外国朋友,他们学习、教授和传播针灸,让中医针灸成为世界针灸。
把“不可思议”的礼物带回伊朗
2002年,26岁的阿米尔·胡曼·卡扎米获得伊朗洛雷斯坦省医学院西医博士学位。与众多医学生一样,他踌躇满志,将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理想。2005年,他被伊朗政府选为公派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针灸。
“如果当时有人问我怎么看针灸,我肯定会回答我不相信。”胡曼后来回忆道。作为一名通过8年刻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的西医,他无法想象仅用一根细细的针插入人体,能有什么作用。带着怀疑的心态,他开始了中国求学之旅。
学习的过程比他此前的想象更为艰辛,他必须从零开始,面对完全不同的理论构架、语言表述,甚至是颠覆性的思维方式。仅仅过了几个星期,他萌生了放弃的想法,准备退学返回伊朗。“走之前,我再到中医院亲眼看看吧。”他决定通过实地考察,让自己彻底“死心”。
然而,在医院见到的情景再次超越了他的想象,大量的病人不仅相信针灸,自愿接受针灸治疗,而且通过针灸治疗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太不可思议了,针灸果真那么管用?”胡曼开始重新思索。最终,他相信“眼见为实”,决定留下来继续坚持学习。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这期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针灸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第一个获得针灸学博士的外国人。现在,胡曼不仅在德黑兰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两地教授针灸课程,还在德黑兰医科大学下属的传统医学诊所用针灸治疗患者。
大约5年前的一天,一位女士来到了胡曼位于伊朗的传统医学诊所。她患有多发性硬化症,在家人的帮助下,借助行走辅助支架,艰难地一步步挪进了诊室。作为一名画家和设计师,她现在无法动弹手脚,不仅不能继续工作,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她说,“大夫们都说没有好办法,你能帮帮我吗?”语气近乎哀求。经过短短几次针灸治疗后,病人的手就已经有了知觉,能稍微活动。她非常开心,对胡曼说“哇,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再次拿起勺子吃饭!”胡曼却说,“为什么不用你的手再画画呢?”
大约一个月后,她真的能作画了,为胡曼设计了一张名片作为礼物。大概两三个月后,病人基本康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经过这次治疗,她感受到了针灸的神奇疗效,成为针灸的忠实粉丝,还用针灸针作画开办艺术展览,成为中医针灸的传播者。
现在,胡曼每天的日程非常满,上午要在大学里给伊朗学生教授中医理论知识,下午到晚上日均接待70~100个病患。慕名而来的患者来自伊朗全国各地,很多中风、脑瘫、神经性疾病的患者排着长队接受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不仅是给我本人的礼物,也是给世界和‘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礼物!”胡曼说。
让孤独症患儿开口说话
2018年的一天,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莫妮卡·查韦斯,带着她的儿子扎德找到史灵芝医生的中医诊所。这是一家以头针治疗为特色的诊所,莫妮卡的同事推荐她带儿子去试试。8岁的扎德此前从未开口说过话,被诊断为孤独症。绝望的莫妮卡当时并不确定头针对儿子的病能有多大帮助,只是抱着一丝希望来试一试来自中国的针灸疗法。
刚来到诊所时,扎德不会发声,不能讲话,走路有些摇摆,而且非常胆怯怕生,见到人就往外跑。母亲把他拉回来,他立即钻到椅子后面,哭泣着,浑身发抖。第一次针灸治疗仅仅几分钟后,他就安静了下来。随着治疗的推进,扎德开始发出“嗒嗒嗒”的声音,像是婴儿的咿呀学语。后来,他能说些“hello(你好)”“yellow(黄色)”“please(请)”等简单词语,可以与人眼神交流,走路也更稳了。
莫妮卡回忆,扎德第一次说出整句话,是在接受针灸治疗后一个多月。她清楚地记得,那是感恩节前一周的星期一,当时她正在开车。她说,“扎德,我非常爱你。你能说‘我爱你’吗?”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莫妮卡不止一次对儿子说同样的话,也不止一次想象着儿子开口说话的情形,但每每期待落空。这一次她也不敢抱太大希望。然而出乎莫妮卡意料,扎德突然开口说“妈妈,我爱你。”虽然他的吐字有些模糊,但莫妮卡确信儿子确实说出了“我爱你”。她无法控制激动的心情,把车停到路边,反复向儿子确认:“宝贝,你能说话了!你说了‘我爱你’!”只听扎德回应道,“是啊,妈妈,是啊!”一说起这些,莫妮卡眼中就泛起幸福的泪花。
现在的扎德变得活泼开朗,乐于融入社会活动,在公共场合会主动向人打招呼,还学会了游泳等体育运动。无论是亲友还是学校老师,都说他的变化太大了,成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孩子”!
现在,莫妮卡已经毫不怀疑针灸会帮助扎德继续提高语言能力。她说:“我非常庆幸当初来到这里,我们会继续坚持治疗。”
针灸义诊推动美国联邦立法
2023年5月25日,美国华盛顿国会山庄加农办公大楼。
来自洛杉矶、纽约、宾夕法尼亚州、维吉尼亚州、马萨诸塞州等美国多地的华人针灸医生以及志愿者,在美国中医针灸联盟主席刘美嫦医生的带领下,到各个国会议员办公室敲门拜访,邀请议员和工作人员参与针灸义诊,旨在让众多直接参与立法的精英群体亲身感受到中医针灸和推拿的疗效,从而支持并推动老年人针灸法案,允许美国执业针灸师以医疗保健提供者的身份参与联邦医疗保险,从而增加针灸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让老年人更易获得针灸治疗。
美国中医针灸联盟成立于2015年,早在2017年就开始邀请全美优秀中医针灸师赴华盛顿推动联邦针灸立法,为国会议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义诊,并通过义诊展示针灸技法和实际疗效。
一日义诊下来,前来看诊的国会工作人员对针灸和推拿疗效惊叹,纷纷竖起大拇指,不吝赞美之词。一位工作人员接受治疗后连声说,“太神奇啦!好!好!好!太棒了!”他抬起胳膊,转转脖子,扭扭肩膀,提提小腿,晃晃身子,开怀大笑,“之前我的肩膀很紧,很僵硬,后背疼痛,现在感觉全身放松多啦,肌肉也不再紧绷,我太高兴了!谢谢,非常感谢!我强烈推荐大家都来试试。”
现场医师和国会工作人员交流互动画面以及问诊气氛温馨美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加义诊的针灸医生们都是放弃自己诊所的门诊,自费从千里之外乘飞机或开车近10个小时到华盛顿。他们和志愿者们在刘美嫦的号召下,怀热爱之心,精诚合作,为提升中医针灸执业口碑和社会声望不懈努力,为推动美国中医立法、推动中医跨进美国主流医学领域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