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卖保险有了新要求

2025-03-24 15:22:07

3月2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加强代销业务监管,督促商业银行严格筛选合作机构,审慎准入代销产品,规范销售行为和销售渠道。这一新规将对银行代销保险业务产生深远影响。

保险科普 I 一文读懂四大保障型保险之四(医疗险) - 知乎

《办法》在准入方面提出,商业银行对保险公司进行准入审查时,应当对其偿付能力状况、风险管控能力、信息披露情况等进行审查。在产品销售方面,《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代销产品开展尽职调查,全面了解产品情况,对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实,结合本机构的客群特征、销售渠道、销售人员、信息系统等情况,形成独立、客观的准入意见。对于一些更为复杂的保险产品,《办法》还提出了针对性的信息披露要求,如督促合作机构定期对分红型保险产品分红水平、万能型保险产品结算利率、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投资账户单位价格等信息进行披露。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代销保险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在“背书”。保险产品的条款复杂,消费者往往很难全面理解其中的权益、责任和潜在风险。要求银行对产品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尽职调查,是在倒逼银行提高销售透明度,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销售误导。《办法》的出台,强调了“销售前置风控”,让银行从“渠道提供者”变成“把关人”。

《办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业内普遍认为,这将利好经营规范、具备综合优势的头部险企。头部保险公司通常具有更强的偿付能力、更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和更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更容易通过银行的准入审查。因此,头部险企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可能更加稳固,有望在银保渠道中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对于中小保险公司来说,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满足银行和客户的需求。

《办法》还重申了禁止非本行人员在网点销售的要求,明确商业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从事代销业务,不得出现“非本行人员在营业网点从事产品宣传推介、销售等活动”等情形。这一规定有助于统一销售标准,确保销售行为的合规性和一致性,防范销售误导,保护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

“本质上,《办法》是在让银行对保险代销负责,而不是仅仅成为保险公司的流量入口。银行代销不能‘只管卖、不管后果’,否则风险最终还是会回到银行体系。”保险业内人士总结道。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