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业:镉风波下的挑战与机遇

2025-03-24 16:36:49

千禾 酱油 非0添加 粮食酿造 特级生抽酱油1.28L-2-京东商城【降价监控 价格走势 历史价格】 - 一起惠神价网_178hui.com

在酱油行业激烈竞争中千禾味业曾是一匹黑马却意外陷入信任风暴。3月21日凌晨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媒体报道酱油产品检出“镉”以及千禾0与零添加相关情况与消费者的沟通说明》试图平息外界喧嚣。这源于某媒体送检13款标榜“零添加”的酱油其中千禾旗下某款产品被检测出微量镉元素此消息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将千禾推上热搜。

这场风波核心不仅是镉含量争议更指向千禾酱油瓶身上的“千禾0”商标消费者疑惑这“0”究竟是真零添加还是营销噱头。千禾曾凭“零添加”在中高端酱油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如今在品牌信誉和市场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处境艰难。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千禾需迅速回应以稳固在中高端市场的地位。

《消费者报道》检测报告显示送检的13款标榜“零添加”的酱油中12款被检测出含有微量镉元素千禾旗下御藏本酿380天酱油镉含量为0.0110mg/kg。消息传出千禾陷入舆论漩涡资本市场也有明显反应:3月20日千禾味业股价开盘跳水午后跌势加剧盘中最大跌幅达4%收盘报11.80元跌幅3.67%。

对于靠“零添加”在中高端市场立足的公司而言这是一场信任危机。镉是有毒重金属有潜在致癌风险出现在酱油中引发消费者关注。不过千禾酱油镉含量与竞品相当且远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谷物制品的限值0.1mg/kg。即便如此千禾因“千禾0”商标成为焦点。这个醒目的“0”易让人联想到“零添加”承诺但千禾客服面对媒体追问时回应模糊仅让参考配料表官网则将御藏本酿380天酱油列为“零添加”系列旗舰产品定价15-20元面向中高端消费人群。

回顾千禾品牌发展历程2008年推出首款“零添加”酱油2015年借电商将此概念推向全国2018年起围绕“零添加”大力发展。天眼查数据显示公司先后申请注册“千禾零加”“千禾零零”等商标2023年8月申请“千禾0”商标历经波折于2024年1月获批。同年6月千禾为三款产品包装设计图申请美术作品著作权登记意在保护“零添加”概念。

但如今这种品牌策略成双刃剑。中信证券2024年行业报告指出酱油市场近年增速放缓至5%左右零添加概念虽曾是竞争利器但消费者对“零”字的信任因过度营销而减弱。千禾这场风波根源不是镉含量超标而是其在“零添加”品牌叙事中模糊了营销与事实的界限。在调味品行业中高端化趋势下消费者更看重透明度和真实性千禾需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否则将在信任博弈中付出代价毕竟在信息时代消费者耐心有限。

千禾味业曾靠“零添加”在酱油行业脱颖而出从四川发展起来在巨头竞争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2022年海天味业深陷“双标”风波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加剧千禾抓住机遇顺势发展。2023年千禾交出亮眼成绩单:营业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31.62%归母净利润5.30亿元大幅增长54.22%。

自2016年上市以来千禾营收从7.71亿元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24.36亿元净利润从1亿元增长至3.44亿元顺应了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需求。而同期海天因“双标”形象受损中炬高新陷入内斗千禾实现弯道超车。然而酱油市场形势发生变化。2023年中国酱油市场需求仅580万吨同比增速放缓至4.5%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行业整体增速从过去两位数增长大幅回落市场趋于饱和。龙头企业和中小品牌纷纷推出细分产品如零添加、减盐、儿童酱油等试图在竞争中突围。海天2023年酱油收入126.37亿元同比下滑8.83%去年三季度才靠渠道调整和去库存缓解下滑趋势中炬高新酱油收入22.99亿元同比下降2.40%。千禾的“零添加”优势在竞争中受到冲击。面对压力千禾尝试拓展食醋、料酒等新品类但效果不佳。

2024年前三季报显示酱油主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下滑2.44%食醋收入2.87亿元同比下跌10.41%。千禾发展遇阻不仅受市场环境影响也暴露其战略短板。曾经靠“零添加”成功但当这一概念被行业普遍采用其优势不再。未来酱油市场增长点可能在于功能性与场景化而非单纯概念营销千禾需调整策略应对挑战。

千禾味业目前面临镉风波引发的信任危机和酱油行业存量竞争的双重考验。虽已做出官方回应但在食品安全受高度关注的当下这份回应能否消除舆论质疑尚未可知。千禾靠“零添加”在中高端市场发展如今因镉含量问题面临信任危机品牌根基动摇。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2024年报告酱油市场年产值突破千亿元但需求增速放缓至4.5%市场竞争残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严格要求任何问题都可能影响品牌。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镉含量虽未超标但“零添加”标签与负面元素关联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在调味品行业消费者忠诚度受透明度和安全性影响千禾若不能重建信任其中高端市场份额可能被海天、李锦记等品牌进一步抢占。此外千禾增长动力不足多元化尝试效果不佳。食醋业务下滑料酒等新品类未取得显著成效。国泰君安分析报告指出千禾过于依赖单一概念驱动增长“零添加”优势不再时战略短板显现。

千禾曾在消费升级中发展但在市场饱和时未能及时调整方向。行业预测未来三年调味品行业竞争聚焦于供应链效率和品牌溢价能力而非营销噱头。千禾若想扭转局面一方面需用可靠数据和透明方式修复信任另一方面要在产品创新或成本控制上寻找新突破点。否则这匹曾经的黑马可能在酱油行业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信任重建不易千禾需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战略以应对未来挑战。

来源:36氪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