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确认,以320亿美元的全现金交易收购云安全初创公司Wiz,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26年完成,届时将成为谷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
在谷歌于2024年提出230亿美元的报价被拒绝后,这次谷歌将收购金额提高至320亿美元,并附加了3.2亿美元的分手费(若交易失败,该费用将支付给Wiz)。此前有报道称,该交易的总金额为330亿美元,其中包括谷歌额外支付的10亿美元留任奖金,以确保Wiz员工在收购后继续留任。Wiz目前拥有约1,700名员工,这意味着每位员工平均将获得超过58.8万美元的奖金。
Wiz将继续作为一个独立平台运营,支持所有云服务提供商,而不仅限于谷歌云平台。此笔交易被形容为类似于LinkedIn与微软的收购,Wiz将在大组织内部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5年创造320亿价值,相当于“每小时收入75万美元”
谷歌收购Wiz无疑是其历史上最昂贵的一笔交易,也可能是富有前景的一次尝试。
此前,谷歌规模最大的收购发生在2011年,当时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摩托罗拉毕竟是“手机鼻祖”,拥有辉煌的历史,而Wiz仅成立于2020年,仍是一家年轻的初创公司。甚至许多人直到这次收购才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
这一收购让许多人感到新奇。也有HN网友表示,他们之所以知道Wiz,是因为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发布的一篇关于DeepSeek数据库公开问题的博客文章。
今年1月,正值DeepSeek走红期间,有报道称DeepSeek内部数据库泄露,超过百万条未加密日志(包含用户聊天记录和API密钥等敏感信息)被公开暴露在互联网上。而发现这一漏洞的正是Wiz。Wiz团队在其博客文章中指出,此次泄露并非黑客攻击,而是数据库访问权限配置错误,导致端口默认暴露。收到Wiz的通知后,DeepSeek迅速下线了该数据库。
Wiz在安全领域展现了实力。这家公司成立于2020年,并在成立之初就获得了21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一支小团队由此开始构建云安全平台。同年年底,Wiz又成功完成了1亿美元的A轮融资。进入2021年,Wiz团队规模迅速扩大至约40人,并在短短18个月内实现了1亿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年底时公司估值已达到60亿美元。2022年,Wiz的扩张势头更加迅猛,团队规模迅速突破100人,并在7月份进一步扩展至400多人。
到了2024年,Wiz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超过5亿美元,并吸引了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注意,纷纷展开收购谈判。最终,在2025年,谷歌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Wiz,并开始将其整合到谷歌云平台中。
在18个月内从100万美元ARR扩大到1亿美元ARR,Wiz的快速成长令人称赞。Wiz的领导团队在云初创公司领域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Wiz首席执行官AssafRappaport和他的几位高管团队成员曾是Adallom的核心人物——这家云安全初创公司在2015年被微软以3.2亿美元收购,并最终更名为MicrosoftDefenderforCloudApps,成为微软的安全产品支柱之一。
AssafRappaport也在Instagram上自豪地称自己为“最快的独角兽创始人”。他在一篇官方博客中表示,加入谷歌云后,Wiz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他写道:“成为谷歌云的一部分,就像是在我们背后绑上了一枚火箭。它将加速我们的创新速度,远远超过我们作为独立公司时的成长。”
什么技术这么值钱?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谷歌以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这项全现金收购将是谷歌26年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据报道,两家公司表示,Wiz将加入谷歌云,在人工智能时代提升谷歌的内部云安全。
AssafRappaport在这次收购的博客文章中表示:“Wiz和谷歌云都坚信云安全需要更简单、更易用、更智能、更民主,这样更多的组织才能安全地采用和使用云和人工智能。”
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Pichai在一份声明中补充道,GoogleCloud和Wiz“将增强云安全性和使用多云的能力”。
Wiz的核心技术十分强大。一位网名为confusedcrib的安全工程师对Wiz的技术进行了专业的解读。他指出,Wiz巧妙地结合了图搜索技术进行资产管理,并利用无代理的漏洞和恶意软件扫描,通过克隆EBS卷进行基础设施扫描。这种组合在漏洞管理方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但也存在扫描延迟和云成本等问题。Wiz拥有强大的检测规则,在云日志威胁检测和敏感数据检测方面也表现出色,基本上将无代理技术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根据Wiz自己的介绍,他们不会提供一长串无上下文的警报,而是识别、关联和优先考虑所有层(网络、身份、机密、工作负载)中的风险,然后将其放在图表上,为云构建者和云防御者提供了需要关注的重要风险的背景信息。Wiz认为他们比市场上的任何其他技术都更能识别代表关键风险的不同攻击媒介和有毒组合。
而根据福布斯的报道,这款安全工具迅速发展得益于赶上了两股浪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而Rappaport的跟进速度超越了所有人。
随着企业将更多的应用和数据迁移到云端——这是一个价值5000亿美元的市场,按照Gartner的数据,云服务和工具的增长率超过了20%——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一直是优先事项,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工智能的普及让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紧迫。随着公司争相采用像OpenAI的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工具,它们将用来训练这些工具的庞大数据集上传至云端。然而,在这个新环境中,恶意黑客也拥有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工具。
早前时候,Rappaport已经意识到,许多将业务迁移到云端的公司对现有工具部署所需的时间和复杂性感到不满。一个开源代码片段中的漏洞,如果在多处被重复使用,就会演变成无休止的“打地鼠游戏”。在云端,任何连接都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突破口。
因此,Wiz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一种无需漫长下载过程的“无代理”软件,配备了易于理解的界面。用户只需提供AWS或Azure凭证,Wiz就能在几分钟内检查所有连接和路径。仪表板“风险图”会优先处理关键问题,帮助用户明确关注重点。
此外,Wiz还致力于解决云安全产品碎片化的问题,构建一款统一技术架构的产品,解决所有功能问题,而非仅限于特定领域。“‘我们有云容器,那就做容器安全;我们有无服务器架构,那就做无服务器安全。’这些都是非常小众的解决方案,最终并没有形成一个对公司真正有用的整体系统。”Rappaport说道。
Wiz的成功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创始人的背景:以色列8200网络行动部队。Unit8200在安全软件界有着深厚的根基,培养了众多顶尖安全公司的创始人,如PaloAltoNetworks、CheckPoint、Fireblocks。这种背景为Wiz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纷纷慷慨解囊。
有了资金支持,Rappaport和他的联合创始团队便能实施他们的“激进”计划——快速扩张团队、大量融资,并优先争取行业顶尖客户。这一激进策略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推动Wiz实现了惊人的增长。
Wiz的客户已经包括Fox、摩根士丹利和LVMH,其CEO、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BernardArnault对Rappaport的雄心深感佩服,以至于为Wiz写了一张个人支票。Wiz的年经常性收入在18个月内突破了1亿美元,成为最快达到这一里程碑的软件公司。9个月后,其年收入达到了2亿美元,这也帮助Wiz跻身福布斯年度Cloud100榜单第15位。随着Wiz完成D轮融资,估值达到100亿美元,四位核心创始人Rappaport、Costica、AmiLuttwak和RoyReznik(每人持有10%股份)就一下子晋升为了亿万富翁。而谷歌的这次收购,则再次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