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商保同步结算持续“破冰”,出院即赔付如何影响健康险市场

2025-03-25 10:00:56 作者:李秀梅

投保商业健康险的消费者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在医院完成基本医保支付和自付之后,还需要拿着各种票据,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等待审核通过后才能完成商保报销,整个流程耗时费力,还得自己先垫钱。

当前,多地启动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试点,参保患者在定点医院结账时就能够同步完成商保和医保报销。3月24日,调查发现,已有山东省、湖北省、上海市等地开启医保商保同步结算试点。目前试点地区的运行效果如何?医保商保数据共享加速“破壁”又将如何影响商业保险?

商保医保信息加速“破壁”

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健康险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2024年保费收入达到了9774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尽管如此,但整体赔付率尚有待提升,商业健康险在居民医疗费用支出中的占比也较为有限。这背后,既有结构单一、逆选择风险高、骗保频发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缺乏医疗数据的支撑等因素影响。

打破信息差,医保商保一站式同步结算,打通医保数据,保险行业对此期盼已久。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建议,大力推广商保在公立医院的一站式结算,提高医疗机构对商保支付的感知度。

调查发现,今年以来,医保商保信息加速“破壁”,已有山东省、湖北省、上海市等地开启医保商保同步结算试点。多地发布了医保商保一体化同步结算平台“成绩单”。

数据显示,湖北孝感作为全国首个“双平台一通道”模式试点城市,已实现10家定点医院和药店医保、商保同步结算,平台稳定高效,对账率、正确率均达到100%。山东省共有2760.30万笔医保报销业务享受医保、惠民保“一站式结算”服务,惠及511.22万参保人,累计报销13.34亿元。

众托帮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龙格分析,传统模式下,患者需先垫付全部费用,再分别向医保和商保提交材料申请报销。同步结算后,患者出院时即可通过系统自动完成医保统筹、商保理赔及个人自付的“一站式”结算,无需垫付大额费用或多次往返保险公司。能在很大程度上让消费者免除垫资压力与重复跑腿。

健康险转向全流程健康管理

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024年末,国家医保局官微发文表示,正在谋划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政策。保险业新“国十条”也提到,探索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与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信息交互。可以说,医保与商业保险数据共享成为业内共识。

对于医保商保同步结算,业内人士直言,过去,健康险的最大瓶颈不是产品设计,而是理赔交付。同步结算平台的出现,解决的正是这一个最“痛”的环节。它让健康险从“静态承诺”变成“动态兑现”。从行业视角看,这不仅会极大提升用户黏性和满意度,也将进一步激发新兴健康险产品的爆发——像住院垫付、日额津贴、即时互助等新模式将迎来落地窗口。

龙格同样认为,医保商保同步结算通过技术赋能与制度协同,为商保公司开辟了数据驱动的创新空间,未来,健康险市场将向更普惠、更智能的方向演进。龙格预测,未来,在服务供给方面,保险公司将从“事后理赔”转向“全流程健康管理”,例如结合医保数据提供慢病监测、预防性医疗服务。在产品供给方面,保险公司可开发与医保目录深度绑定的“零免赔”“自动续保”产品,如“特药险”“护理险”等场景化险种。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共享对行业的技术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龙格提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仍将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朱希杰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