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缩水800亿,商汤跌下神坛

2025-03-25 16:19:56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企业,商汤科技曾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核心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末其港交所上市时市值达1400亿港币,如今已缩水至约600亿港币,面对市场变化,公司正通过战略调整探索新的增长路径。

2001年,33岁的汤晓鸥建立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MMLab),专注计算机视觉(CV)领域研究,该实验室被誉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黄埔军校”,为商汤科技完成了原始人才积累。2014年,商汤科技正式成立。到2016年,商汤科技相继在金融、安防、互联网娱乐、AR、智能手机等条线商业化落地,次年客户数量增至400家,涵盖医疗、自动驾驶等14个行业。自2018年至2020年,商汤科技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4%,毛利率分别为56.5%、56.8%、70.6%,呈持续上升态势。

2021年末,商汤科技成功挂牌港交所,市值高达1400亿港币。在成立至上市期间,完成12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50亿美元,资方包括上汽集团、阿里巴巴、IDG资本、深创投等。上市之时,公司有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块业务,其中智慧商业、智慧城市两大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1.7%、45.6%,合计接近九成。

智慧商业业务面向企业端,如商场、商业园区及制造企业,为其运营、安保、质控提供AI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承接各级政府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应急响应等领域的AI需求。这两大板块分野并不清晰,都与核心视觉产品紧密相关,如智慧城市中的交通违章检测、交通流量监测及预警、公共治安管理、火灾监测等,基本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

但单一产品优势难以助力商汤科技扭亏为盈,市值不断走低。2023年,商汤科技将业务重组,明确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分别对应提供生产式AI的模型训练、微调及推理服务业务,传统智慧城市、智慧商业与智慧生活的非生成式AI业务,以及原智能汽车业务。

其中,商汤科技的智能汽车业务(绝影)发展良好。绝影依托商汤在大模型领域的基础设施和研发能力,致力于成为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汽车智能化的核心供应商,涵盖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大业务领域。2023年,绝影实现收入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在商汤科技营收占比进一步扩大,量产交付全年新增129万辆,同比增长163%,单车毛利率增长30%。2024年上半年,绝影业务实现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00.4%,上半年新增交付70.5万辆,同比增长80%,累计交付达260万辆。

在智能汽车领域,技术变革与市场竞争激烈,绝影面临诸多挑战。其竞争对手包括百度Apollo、华为车BU等科技巨头,小马智行、元戎启行等新兴公司,以及海外的特斯拉FSD。2025年新年伊始,DeepSeek的火热影响车圈,多家车企宣布与DeepSeek深度融合。不过,商汤绝影CEO王晓刚认为,目前各家车厂接入的DeepSeek处于相对简单应用阶段,这给商汤绝影带来机会。

2024年,商汤绝影发布“ANewMemberForU”大模型产品,旨在为驾乘人员提供情感链接、主动关怀等。DeepSeek大模型的混合专家(MoE)架构设计,降低计算成本,启发了绝影,助力ANewMemberForU的推广。未来绝影将针对不同芯片特点,裁剪不同模型适配车端芯片。

在智能驾驶方面,DeepSeek-R1通过少量高质量数据冷启动和多阶段强化学习训练,降低大模型训练数据规模门槛,强化学习让大模型涌现长思维链能力。受此启发,商汤绝影发布“多阶段强化学习”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路线R-UniAD,分为三个阶段:依靠冷启动数据通过模仿学习进行云端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基于强化学习,让云端端到端大模型与世界模型协同交互,提升端到端模型性能;云端大模型通过高效蒸馏实现高性能端到端自动驾驶小模型的车端部署。

商汤绝影的量产端到端智驾方案将于年底交付,“开悟”世界模型已用于数据生产,2025年上海车展将展示“与世界模型协同交互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实车部署。

2024年第四季度,商汤科技进行战略组织架构重组,建立“1+X”架构。“1”代表集团核心业务,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实现大装置、基础模型和AI应用的无缝集成,在CV领域打造通用视觉模型、深耕应用场景;“X”代表生态企业矩阵,包括智能汽车“绝影”、家庭机器人“元萝卜”、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各生态企业将有独立的CEO负责业务发展。

商汤科技聚焦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核心业务,各生态企业聚焦各自场景化AI和细分市场需求,共享商汤集团基础设施和基础模型建设成果,形成有效协同,拓展发展空间。

从商汤科技的上市与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AI企业从单一技术到多场景落地、从资本热捧到探索盈利模式的发展路径。如今,商汤科技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业务调整,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寻求新的增长机遇。

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