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破解春耕融资难

2025-03-25 16:20:04

20250325134920228-34-be9fc.jpg

春耕时节,民泰银行以党建为引领,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组织共建、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助力春耕新路径。

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冷水镇,种植户们正在贝母田里抢抓农时播种新苗。磐安县冷水镇以贝母种植闻名,去年通过GAP示范基地实现了产量质量双提升。“从凭经验到讲标准,我们种的贝母有了‘身份证’。”种植户卢祥岳指着田间的贝母新苗介绍。

卢祥岳口中的“身份证”,是磐安浙贝母GAP示范基地推行的“溯源体系”——通过区块链技术,每批贝母从种苗来源、施肥记录到加工流程,全程数据“上链”,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贝母的“前世今生”。

针对开春复工、浙贝母播种等资金紧缺的问题,民泰银行金华磐安支行的红色服务小队充分发挥“党员冲锋带头、客户经理助力”的优势,对药材种植户进行逐户走访调研,多渠道采集农户信息,精准评估农户还款能力,利用好农户资产池融资模式,开展“整村授信”深度合作。

卢祥岳多年从事中药材行业,在春耕时节急需一笔资金用于购买良种,聘请村民抢种。在走访调研中,民泰银行金华磐安支行的客户经理得知卢祥岳的资金需求,及时为其发放200万元的贷款资金。有了资金支持,卢祥岳顺利完成贝母的新苗播种,并购入新式农机设备,大大提高种植效率。

民泰银行以村居特色产业为抓手,夯实农户大数据平台和线上授信基础,构建客户、产品、渠道等数据的标签评价体系,对农户细致完整画像,围绕“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地域特色,提供信贷资金解决方案。

为让金融服务更贴近乡村需求,民泰银行依托“智慧终端+党员先锋岗”,将开户、贷款申请、支付结算等基础服务延伸至行政村。

“以前贷款要跑县城,现在银行把‘柜台’搬到田间地头,还能让我享受到政策优惠。”刚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了一笔15万元贷款业务的张文新感慨道。

张文新是衢州市开化县白渡村的蔬菜种植大户,2017年承包50余亩土地,开启规模化蔬菜种植。为了进一步增产增收,张文新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但由于应收款未能及时回笼,春耕时节种子购买、人工管理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经营成本成了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

民泰银行客户经理在村里走访调研时,了解到张文新的资金需求,为提高办贷效率,不影响春耕春种,立马带着PAD上门,实地采集种植周期、规模、投入成本等数据。通过系统智能化评估,客户经理向他推荐了“随e行”产品。该产品十分贴合张文新这样的客户需求,在授信期限内可随借随还,最高授信额度达50万元。

仅用半个小时,张文新的贷款审批就办了下来。“这个产品好,分笔用款,额度循环,利息按天计算,精准又灵活,也不需要抵押。”张文新说。

围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需求,民泰银行坚持深化“党建+”内涵,把党建工作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把握农户春耕时节融资需求,将基层党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动能。截至2025年2月,民泰银行服务村居客户超50万户,贷款余额256.61亿元。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