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锦绣山河,每一片土地都有独特的经济脉动。工商银行以金融科技为笔,以区域特色数据为墨,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e贷”,精准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让每一片土地的专属色彩都被看见,让每一个小微客户的故事都被倾听,让每一份对美好生活的愿景都被实现。
巩义作为河洛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夏商青铜礼器到5G基站材料,铜材冶铸的千年火星从未熄灭。如今,在这片古老大地上,中国制造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正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加速迈进。今天我们来到“中原智造”强城——河南省巩义市,一起看铜加工产业变迁中的普惠故事。
突破藩篱:
从“靠山吃山”到“主动革新”
过去,依赖丰富的铜矿资源,巩义的铜产业以低附加值的基础冶炼和粗加工为主。然而,在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粗加工的短板逐渐显现,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就像拿着青铜剑上现代战场。”当地某铜加工企业负责人感叹当时的处境。
▲精整分切后的铜卷
面对挑战,巩义企业家们选择迎难而上,打破“拼资源、拼产能”的旧模式,向技术驱动的精密加工迈进。上世纪90年代,一批企业率先进行技术升级,从单一冶炼转向高精度铜带、铜箔、铜合金的研发生产,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多家企业陆续引入智能监测系统、自动化轧制设备和数字化仓储管理,实现生产全流程监控与精准制造。如今,巩义的铜加工企业已告别传统代工模式,成长为国内高端铜材供应商,为全球制造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靠前服务:
从“产线空转”到“动能释放”
铜加工行业原料成本高、产业链条长,企业流动资金常因市场变化而面临考验。河南某电缆有限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深耕,已发展成为电线电缆行业的佼佼者。这家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其产品还远销拉美、东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铁路、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企业亟须扩大产能、升级智能制造生产线。面对发展机遇,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整装待发的铜线
工行河南分行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开展了“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在走访中,客户经理深入了解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得知公司在完成智能生产线升级后,因产能提升原材料用量随之增大,但原材料采购资金不足导致生产线一直不能饱和运转,生产线升级未能带来预期产量增长,企业急需资金采购原材料。面对企业融资需求,客户经理为企业推荐了“专精特新贷”区域特色产品。
金融滴灌:
从“卡顿运转”到“流畅智造”
工行河南分行推出区域特色产品“专精特新贷”,为河南省内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和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专属融资支持,融资资金可用于企业购置原材料等生产经营用途。
▲客户经理走访电缆加工企业
工行巩义支行客户经理基于该公司销售收入规模、纳税等级、研发投入等情况为该公司测算出1000万元“专精特新贷”融资额度,并在5天内完成贷款审批与发放,助力企业扩大原材料采购规模。“这笔贷款就像精密轧机上的润滑剂,让转型升级不再卡顿。”公司负责人表示,“充足的原材料让我们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订单交付能力提高了三成,这真要感谢工商银行。”
截至2025年2月,工行河南分行“专精特新贷”产品为近千户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贷款余额超60亿元。
巩义铜加工产业的崛起,是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升级的成功范例。工商银行以领军银行姿态主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工”和“商”主责主业,把惠民举措细化为服务民营企业的具体行动,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