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农驿站”是福建农信在“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下,以党建为纽带,通过加强与各级党政部门、村民基层党组织互动升级打造的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近年来,福建农信推出“福农驿站”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福农驿站”232家。政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政和县联社”)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点104个,建立“福农驿站”7家,基本实现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村子很远
“家门口”服务很近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澄源乡新康村地处澄源乡北部暖溪中游,为革命老区基点村,距澄源乡所在地12公里,离县城72公里,被称为“政和最远的村”。
为方便基层群众,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让金融更“接地气”、服务更“暖人心”,政和县联社在新康村中共寿政庆中心县委革命事迹陈列馆、长者食堂旁打造了“福农驿站”。
据了解,该驿站布设福农e购自助机具、自动售货机,内置农特产品展示区、图书阅览区、红色文化展示区、金融服务区,成为村民“家门口”的金融服务点、游客参观休闲的精神补给站、地方特色产品的宣传展示柜。
“为破解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无法到网点办理社保卡业务的难题,我们依托‘福农驿站’,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政和县联社澄源信用社负责人杨颖介绍。
“信用社工作人员在‘福农驿站’驻点,主动上门为我们老年人激活社保卡,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服务真的好。”办理完社保卡激活的新康村村民王大爷说。
融入业态
“贷”动富民产业发展
吕承喜是新康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2019年,她带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带领大家种植生态白茶、吊瓜、葡萄等农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发展农业生产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但由于资金回笼慢等因素,我不敢扩大农业生产。正好政和县联社澄源信用社客户经理上门了解贷款需求,及时提供了50万元的助农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吕承喜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政和县联社在支持茶叶、竹制品等支柱产业发展的同时,以金融文旅融合发展切入点,围绕新康村“食、住、行、娱、购”产业链,推动政和县联社澄源信用社与新康村建立战略合作。
“政和县联社澄源信用社积极开展整村授信,精准对接全域游上中下链条,推出文旅主题贷记卡‘福溜卡’‘民宿贷’等信贷产品,支持农家乐产业和农村新型业态发展。”杨颖介绍。
截至目前,政和县联社澄源信用社支持餐饮、民宿等产业贷款超1370万元,赋能新康文旅经济“双向奔赴”。
驿站赋能 助销农产品出村
政和县联社依托“福农驿站”“金融助理”、福农综合服务平台“三大支点”,串联新康村的特色农业产品、特色文旅,探索形成“1+N”联合运营模式,不断丰富“福农驿站”服务功能,拓展普惠金融服务。
“一直以来,受传统购销渠道限制,村里好多特色农产品只能‘养在深闺无人识’。新康村‘福农驿站’的‘农产品窗口’帮助农民实现了自产特色农副产品的展示和销售,让深藏村庄的农副产品有人知、有人买。”新康村村民周秀萍说。
目前,新康村的“福农驿站”已上架其IP形象,带动新康茶叶、笋干、锥栗等本地农特产品销售,助力新康产业振兴。
“村里生活的大多是老人家,一年难得去一趟县城。为了办事去一趟县城,他们可能还找不到地方。”新康村村民李典兴说,“现在自助机器搬到村里,他们不懂怎么操作,我就帮他们讲解或代办。看到村民办事方便,自己也开心。”
新康村村民还能通过福农e购电商平台了解到全省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并可以线上下单,实现灵活购物,进一步为村民打开了视野,普及了网购的概念。
据了解,政和县联社将围绕“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持续推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福农驿站”作用,不断优化“福农驿站”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在金融助力农业、文旅产业发展上做深、做透,在金融服务民生方面做细、做优,进一步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让“福农驿站”成为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群众眼中最亲、最近的便民服务点。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