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与渭南的“双向奔赴”

2025-03-28 11:47:25 来源:渭南宣传

2月25日,陕西联合月亮泊足球俱乐部官宣:中甲新赛季,“西北狼”将继续以渭南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为主场!这支去年递补冲甲的劲旅,经过多场次比赛的磨合,终于决定在渭河之畔继续深耕。

渭南,这座被誉为“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城市,如今已成为中国足球联赛炙手可热的足球坐标。当“西北狼”的图腾与渭南的城市肌理深度交融,一场关于体育、经济与城市文明的蜕变正在渭水之滨悄然上演。      

(一)

2024赛季初,陕西联合临时将主场迁至渭南。彼时,外界普遍认为这不过是一次“过渡性安排”。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渭南市体育中心这座跨度258米的“西北第一跨”,在赛季末化身中乙联赛的“圆梦工厂”,以32000个座席的恢弘气势、便利的交通网络和热情的球迷氛围,成为球队的“福地”。  图片      数据显示,2024赛季渭南主场吸引超30万人次观赛,单场最高上座率达2.8万人,创下中乙联赛纪录。赛季末,俱乐部高层坦言:“渭南的诚意和专业,让我们看到了长期合作的可能。”      

即将到来的3月30日,这座经过全国十四运会淬炼的钢铁场馆,正以“工业硬核+人文温度”的双重姿态迎接八方来客,见证陕西联合月亮泊的中甲首秀,届时将迎战定南赣联足球队。这场中甲新军与南方劲旅的巅峰对决,不仅是战术与激情的激烈碰撞,更是检验渭南“赛事经济”成色的重要一役。当哨声再次响起,钢桁架勾勒的天际线与看台上翻涌的TIFO交相辉映,万人齐唱的秦歌助威声穿透云层,让冰冷的建筑有了滚烫的心跳。      

这场主场揭幕战,恰是渭南“赛事经济”战略的集中展演。这些年,渭南以举办全国十四运会部分赛事、筹办陕西省十八运会为契机,创新构建起“顶级赛事引领+全民健身筑基”发展体系。从WCBA女篮联赛的巾帼豪情,到“丝绸之路·华山杯”国际足球邀请赛的绿茵狂飙;从中冠足球总决赛的群雄逐鹿,到武林功夫大会的侠影翻飞;更有“村BA”、马拉松、群众足球联赛、广场舞大赛等点燃的全民运动热潮,年均举办赛事超900场,吸引200万人次参与。  图片

体育赛事如同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带动文旅融合的诗意栖居、商务洽谈的机遇涌动。去年,“赛事经济”直接拉动消费10.15亿元,让古老的关中大地焕发出“体育+”的无限可能……

(二)

陕西联合月亮泊与渭南的“联姻”,始于偶然的场馆借用,成于对体育价值的深刻共识。当足球激情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整个渭南进入了“足球时刻”。

dachshund

在渭南,足球不再是22人的竞技游戏,它化作一剂“城市催化剂”,撕掉了“赛事即门票”的陈旧标签。比如,联合大集。体育场东广场的“联合大集”悄然成型——老字号郭楠烤肉摊日销3000串创收新高,烤肉的烟火气与球迷的助威声交织,俱乐部球员与市民玩起街头射门游戏,文创雪糕印着“西北狼”LOGO热销一空,就连周边便利店都紧急增设球衣熨烫服务,俨然成了渭南人的“第二会客厅”。比如,渭味集市。上万名球迷把渭南“舌尖上的城市记忆”搬到了足球赛场边,大荔冬枣带着晨露的鲜甜,富平柿饼裹着霜糖的甘香,潼关肉夹馍浸润着油泼辣子的醇厚,让球迷在助威呐喊中品味“渭南味道”。比如,旅游延伸。足球带来蝴蝶效应,消费热潮更蔓延至城市肌理,外地球迷持球票可享旅游优惠,渭南文旅借势推出多个主题套餐引爆旅游市场,比赛日酒店预订量激增,让球迷尽情享受渭南风光,大脑里存满渭南记忆。比如,文化解构。新媒体平台上关于“#陕西联合月亮泊”“#渭南”的话题流量,网友戏称:“去渭南看球等于补修关中文化必修课”。中小学生临摹联合TIFO设计图,非遗传承人将皮影戏植入中场秀,最具符号意义的是,某游客在社交媒体晒出“时辰包子加油包”并配文:“在渭南,碳水之都的胃和足球之城的心总有一个在沸腾”。

dachshund

渭南以“全周期护航”理念为陕西联合月亮泊打造职业化运营生态,把球迷体验感放在首位。比如,硬件支撑。投资1.2亿元,完成体育中心智慧化改造,配备球员专属更衣室、VAR裁判室及地暖系统,使场馆达到中甲联赛A级标准。比如,暖心服务。打造“赛事+城市服务”模式,开行“球迷专列”,将绿皮车厢化作移动的“球迷狂欢现场”,定制公交接驳专线,实现“从家门口到球场边”无缝衔接。去年,中乙联赛陕西联合主场比赛期间,渭南市体育中心周边区域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在比赛日全天免费向球迷开放,覆盖约5000个车位,实现“惠民观赛”与“城市管理”的双赢。比如,政策扶持。出台《促进赛事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统筹6部门创新推出“赛事+”融合发展模式,放大“金牌球市”效应。文旅部门将球队主场比赛纳入“渭南文旅一卡通”体系,持赛季套票可全年免费游览全市14个A级旅游景区,实现“踢一场球,带火一座城”的协同效应。

(三)

作为一座因足球而沸腾的城市,渭南将体育活力注入城市发展血脉,重塑渭南的筋骨与形象。

dachshund

打造西北狼的“第二故乡”。升级渭南市体育中心硬件设施,完善训练基地配套功能,优化球员生活服务,继续以“主场标准”为陕西联合月亮泊足球队打造最温暖的港湾,让球队安心扎根。政企常态化沟通协商,解决球队运营中的实际问题,确保赛事组织、后勤保障、市场开发无缝衔接。打造“球迷服务生态圈”,推出球迷专属文旅优惠、交通接驳专线,并建立球迷互动平台,增强归属感。

图片

解码“赛事流量”的运营规则。用赛事“流量密码”构建“赛事+文旅+农业+教育”等全链条生态,让看球不只是看球。比如,设计“足球+红色旅游”“足球+生态研学”等精品线路,串联华山、司马迁祠、潼关古城等景点,推出赛事主题民宿、“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等活动吸引游客。借助赛事平台推广“临渭葡萄”“白水苹果”“澄城樱桃”等地理标志产品,打造“赛事农产品展销周”,推动农特产品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并向常态化、品牌化升级。

内外兼修绘就幸福渭南画卷。以陕西省十八运会为支点,撬动一场“体育基因”与“城市更新”的化学反应,加速城市品质与市民素质双提升。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城市更宜居更有品位。依托渭河生态运动公园、车雷公园足球场等公共设施,举办“市民足球联赛”“万人健步走”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运动、人人共享健康”氛围,让体育成为渭南人幸福感的“里子”。

图片

“我们没指望靠足球‘一夜暴富’,但它确实让渭南人走路都带风了!”渭南市体育局一工作人员的调侃,道出了渭南人的心声:当足球遇见渭南,不仅仅是绿茵场上的激情碰撞,更是一座城市破茧重生的铿锵宣言!

3月30日,让我们相约渭南市体育中心,一起揭开陕西联合月亮泊足球队15场主场比赛的序幕,共同见证属于这座城市的足球荣耀时刻!

责任编辑:渭南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