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赋能•产融聚力”2025陕西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2025-03-28 12:49:35

20250328114904996-35-ba3eb.jpg

本网讯(记者 毕华章 通讯员 刘书含)3月27日,“科创赋能•产融聚力”2025陕西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成功举办。来自政府部门、省属企业、陕西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陕西上市企业及培育待上市企业、投资机构及专家学者约200人相聚于此,共商盛会。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陕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和陕西科技创新投资联盟和陕西股权交易中心主办,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协办。活动得到了中共陕西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财政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陕西监管局的指导。活动旨在整合陕西省科技创新资源,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对产业发展的助推效应,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50328114904910-34-7620b.jpg

论坛上,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孙安会表示,在国家战略指引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链发展,紧密围绕陕西六大支柱产业,确定了34个重点产业链基础创新能力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优势重点产业链发展,引导企业积极融入国家级开发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链群结合加速集聚发展。同时出台鼓励政策,面向全省征集链主企业74户,培育后备链主企业116户,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开展配套率提升行动,加快形成陕西的新质生产力。  

2024年陕西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能源重工比重逐步降低,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比重逐步增加。煤炭、石油、有色、冶金、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加强。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晶圆、新能源汽车等新质生产力的工业产品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新能源汽车、光伏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优势已然形成。通过“揭榜挂帅”陕西靶向部署100多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重大创新产品等研发和在陕落地转化孵化,攻克重点产业链上技术难题700项,突破技术瓶颈61项、国际国内领先80项、实现国产替代20项、填补国内空白37项,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陕西加快布局,加大投入。钼金属新材料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大型多功能固定翼无人机成功首飞,西安入选国家第一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铜川、安康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20250328114904960-6-e4e96.jpg

陕西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哈立新致辞时表示,当前,全球产业变⾰与科技⾰命交织,陕西作为西部经济重地,正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如何以科创为引擎、以⾦融为纽带,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更具活⼒的新质⽣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下⾯我将围绕论坛主题,从认知观的概念、本质、提升路径与重要性四个维度,结合⼈⼯智能、低空经济、未来产业等核⼼领域,分享了他的思考。他指出,认知观重在以全局视野锚定产业变⾰⽅向,本质是产业链韧性与⾦融安全的底层逻辑;在新质⽣产⼒崛起的当下,需要构建产融深度融合的认知体系,有效提升认知能⼒。认知观是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理解规律、预判趋势的核⼼能⼒。对陕西⽽⾔,必须跳出"资源依赖"的惯性思维,以科技创新与⾦融⼯具的双轮驱动,重新定义产业坐标。而提⾼认知能⼒的关键,在于打破"产业与⾦融"的认知壁垒,认知的⾼度,则决定发展的⾼度。

哈立新表示,陕西的产业振兴,既需要硬科技的"⾼原",更需要产融认知的"⾼峰",需要以"登⾼望远"的认知观把握趋势,以"⼑刃向内"的勇⽓深化改⾰,共同书写陕西⾼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