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打造经营“护城河”

2025-03-28 15:30:39

20250328110927004-5-c7073.jpg

日前,招商银行公布最新年度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末,招商银行资产总额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9%;负债总额10.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1%。过去一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在3月27日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交流会上,招商银行高管层就息差走势、市值管理等话题回答了投资者提问,并对2025年作出展望。

息差降幅逐季收窄

息差仍是最受市场关注的指标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净息差为1.98%,同比下降17个基点,降幅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招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彭家文逐季度回顾了息差的变化情况,一至四季度,招商银行净息差同比降幅分别为27bp、17bp、14bp和10bp,下降幅度呈现明显收窄态势。他判断,这一惯性还会延续,主要是受降息、LPR下调以及存量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整体下调等因素影响。另外,考虑到资产端竞争也日趋激烈,需求不足意味着贷款投放竞争更加激烈,也会带来收益率的下行和贷款结构的变化。此前收益水平相对较好的信用卡、住房贷款等需求如果进一步下降,也会对息差形成压力。

尽管息差依旧承压,但一些积极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存款成本的下降。彭家文提到,去年招商银行的存款成本在市场最低的基础上又下降了8个bp,今年开年以来,存款成本下降仍在延续。另外,同业活期存款方面,在今年进一步加强同业自律的背景下,同业活期存款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存款的活期占比在边际上有一定的变化。去年9月底,招行的活期存款占比降到了48%,年底反弹到52%,今年活期占比还是有所下降,趋势没有根本的变化。

“随着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资产决定负债的金融逻辑有望越来越明晰,资产业务的竞争能力、发展能力以及优质资产的组织能力,对于银行的持续经营至关重要。”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强调,只有贷款保持合理增长,才更有利于以资产业务撬动更多客户、更多资金来源,特别是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才有望为银行带来更有价值的业务,资产的组织要做好信贷投放总量与保持内生资本增长之间的平衡。

增强三大能力

一直以来,招商银行都是上市银行中估值较高的一家,市净率长期处在1倍以上,领跑上市银行。

如何做好市值管理,是所有上市公司管理层都在考虑的问题。在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看来,做好市值管理,最核心的是做好经营管理,增强盈利能力。当前经营环境下,银行业第一要增强盈利能力,第二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第三要增强创新能力,不断地为客户、股东、员工、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保持稳定的分红,增加投资者的现金价值。

招商银行是首家把“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写进公司章程的上市银行。“我们去年的现金分红比例达到了35%,现金分红率35.3%,每股两块钱,这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分红率。当然也有投资者希望更高,但是我想保持比较高、比较稳定的分红率,对投资者的价值创造是比较重要的。”缪建民表示。

缪建民认为,当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时,就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建立了比较强的“护城河”,进而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们也制定了市值管理的办法,但归根结底是要把经营搞好,增强盈利能力、风控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估值‘物有所值’。”缪建民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