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固态电池发展带来的多环节产业化机遇

2025-03-28 16:57:42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仪式在珠海举行,该产线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量产大容量314Ah(安时)半固态电池产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实现从技术攻坚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据悉,该产线生产的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显著提升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安全性能实现全面升级。此外,电池的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确保电池在极端环境下仍能安全稳定运行。

国泰君安认为,安全与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液态电池体系补充。固态电解质为核心材料,四种工艺路线并行发展。根据固态电解质的体系不同,主要可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目前看,固态电池研发仍属于多种体系并行。商业化进程来看,短期看,固液混合电池作为中间形态电池方案工艺门槛更容易突破,有望成为国内率先规模生产的主要路线;长期看,考虑到下游对安全性和能量体系的不断需求,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

华西证券认为,固态电池的发展是基于对于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等要求的提高,随着技术的持续优化、规模的扩大带来成本的下降,固态电池应用有望实现全面的扩大。从半固态入手,逐步实现全固态应用;技术路线从氧化物/聚合物/复合态,逐步向硫化物发展;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倍率性能等性能持续提升。从高端乘用车和eVTOL等成本相对不敏感领域需求为锚,规模放大后渗透至动力、储能、消费多领域应用。根据各家车企和电池厂的进度以及目标,预计产业化落地时点集中在2027—2030年。看好固态电池发展带来的包括电解质、导电剂、设备等多环节产业化机遇。

(稿件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陈科辰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