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张辉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该行充分发挥集团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抢抓境内外市场机遇,统筹推进经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经营业绩。
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35.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1%;负债总额32.1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0%。实现营业收入6328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税后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2.58%。净息差1.40%,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5%,净资产收益率9.50%,成本收入比28.77%。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中国银行管理层介绍,2024年,该行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2024年,中国银行信贷资源向重点地区持续倾斜,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总额突破10万亿元;民营企业、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8.72%、16.60%;加大服务乡村振兴力度,涉农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新增5011亿元,重点帮扶县域机构贷款增长20.35%;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完善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政策,调降约686万笔存量房贷利率,涉及金额3.2万亿元,大力支持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实施。
助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近日,多项政策出台,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对此,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表示,在消费复苏加力提速的过程中,中国银行深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助力扩内需、促消费,让老百姓有钱消费、省钱消费、便捷消费、安全消费。2025年,中国银行计划投放超万亿贷款、创造千亿财产性收入、投入百亿消费补贴和减费让利、覆盖上亿境内外消费者,推出“万千百亿”惠民行动十大礼包,助力居民消费升级。
在有效助力提振消费方面,蔡钊表示,中国银行一方面积极助力传统消费,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新兴消费。该行还围绕“增收+减费”双轮驱动,强化需求牵引,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量质并重提升不良处置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总额2687.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5.7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0.60%,较上年末上升8.9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8.76%。
张辉表示,该行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原则,提升全覆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确保不良率继续保持主要同业较低水平。加大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量质并重提升不良处置成效。
中国银行副行长武剑表示,该行不良新生成情况保持大体稳定,境外新发生不良有所下降,境内部分重点领域承压。下一步,该行将加强信用风险全口径、全周期管理,提升“三道防线”协同防控能力,加快推进风险管理智能化转型,努力让风险管理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
不断扩大全球化优势
“全球化价值创造作用不断凸显,2024年境外商业银行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4.75%,集团贡献度提升。”张辉表示,2024年,该行特色优势巩固提升,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境外机构区域化和集约化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中银香港对下辖东南亚机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中银欧洲区域管理能力不断强化,拉美、南亚和南太区域机构协同联动机制稳步推进。
重点业务持续发展。中国银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200个,累计授信支持逾3720亿美元;在16个国家和地区担任人民币清算行,跨境人民币清算量增长40.05%。
“全球化一直是中行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差异化优势。”蔡钊介绍,该行将始终坚定当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排头兵,不断扩大中国银行全球化优势。下一步,中国银行将加强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境外机构进一步丰富产品与服务,提升竞争力。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