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将助力无人机迈向3000亿市场

2025-04-01 16:12:03

DJI 大疆发布 Mavic 3 行业系列无人机:轻便高效作业新选择 | 极客公园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与科技革命深度融合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驱动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无人机物流、空中交通管理、低空智慧城市等创新场景的涌现不仅重构传统产业格局更为城市治理、应急救援、商业服务等领域开辟无限可能。3月30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成果发布会・低空技术产业专场大会上亿欧智库发布的《2025中国低空经济商业洞察报告——商业无人机应用篇》(以下简称《报告》)预测到2029年中国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当万亿产业规模写入国家战略预示着低空经济爆发正接近临界点。同时低空消费也从“小众体验”向“大众服务”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中作为低空技术重要应用板块的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1215亿元其中农林植保、测绘勘察和安防监控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81亿元、268亿元、157亿元分别占据整体市场规模的23%、22%和13%。除上述三大市场外无人机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市场规模已达128亿元年增速为32%其高增速显示出巨大扩容潜力。

《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内B端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以19.5%的增速增长到2029年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据了解2025年无人机构型主流为固定翼、多旋翼和复合翼以及依照三大构型衍生的10种技术路线。

固定翼无人机具有长航时、高速飞行等优势适合长距离、大范围作业场景如军事侦察、打击以及测绘、巡检、物流等;多旋翼无人机具备操作灵活、垂直起降、体积紧凑、载荷多样等特点适用于低空、小面积作业场景如农林植保、城市安防监控、应急救援、短距离物流配送等;复合翼无人机则融合固定翼和多旋翼构型兼具长航时、高速飞行和垂直起降能力在城内/城际交通、应急救援等需要兼顾长距离飞行和垂直起降能力的场景中具有优势。

AI、5G—A破解行业痛点。商用无人机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众多企业入局。《报告》显示当前无人机的限制主要集中在电池能量密度、飞控与传感技术以及信号传输三个方面。

目前商用无人机主要依赖锂聚合物电池但其在续航和载重能力上存在明显局限尤其在高负载应用场景中会大幅缩短续航时间制约无人机在长距离和长时间作业中的应用。在飞控与传感技术方面现有飞控系统在城市环境中存在GPS信号丢失、信号干扰失控等问题在复杂林区仍有自主避障误判的情况。同时现有飞控系统在复杂环境(如逆光、雨雾、城市峡谷等)下的动态避障能力不足、高精度传感器重量偏重限制了无人机的整体性能和灵活性。此外在信号传输技术方面现有4G图传系统延迟普遍较高传统5G网络下仍需50—100ms而空域无人机密度提高后2.4GHz频段误码率显著提升5GHz频段的传输距离有限且容易与蓝牙信号产生干扰长距离飞行的稳定性有所欠缺。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提出未来将通过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推广、氢燃料增程方案及轻量化封装技术的革新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耐用性从而延长续航、增强载重能力满足更广范围作业需求。对于飞控与传感技术问题未来将依托仿生AI飞控系统通过端侧视觉导航优化动态路径规划。同时高能效的AI传感器和AIMCU将大幅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运行稳定性和计算能力保证长距离的飞行安全减少电池续航压力。针对信号传输技术问题未来将通过更先进的5G—A/6G载波聚合网络、低轨卫星直连以及量子加密传输技术降低延迟、增强信号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确保无人机在各种复杂作业环境中实现高效、实时的信息传输与控制。

此外无人机正逐渐进入原子化阶段深入渗透到工作场景的各方面在此背景下灵活的无人机操作外包平台以及工作人员的无人机赋能也显得尤为迫切。无人机操作证照成为证明其能力最直接、最权威的方式其不仅是操作者技术水平的体现更是保障飞行安全、规范行业秩序的重要依据是无人机行业从业者入行必备的敲门砖。

作为低空市场中的重要领域无人机在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需求与供给错位及不平衡问题正在缓解。目前市场已形成“从技术突破—成本下降—政策松绑—场景拓展”的正向循环。

首先在技术突破上无人机市场正从单点创新到系统集成转变。《报告》提出无人机技术正从单一功能迭代向跨领域系统集成跃迁通过模块化架构设计(例如大疆可更换任务平台)、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例如华为云AI训练平台使识别准确率逼近99%)、能源革命(例如氢燃料电池续航突破5小时)推动技术效能从局部优化向全局跃升既加速技术开放进程(例如PX4开源飞控开发者超10万)又催生出城市空中交通(UAM)等新兴系统级应用。

技术突破的同时无人机组件成本也持续下降成本结构正经历颠覆性重构。《报告》显示2016年无人机核心部件激光雷达单价为2万美元到2023年单价已降至299美元高精度GNSS模块成本下降95%。叠加规模化生产与供应链本地化效应将推动无人机终端价格从专业级设备向普惠型工具演进。

此外《报告》还提出无人机安全体系正从传统的故障后应急转向全链路主动防御通过双冗余飞控系统、毫米波雷达毫秒级避障与量子加密图传等技术融合构建“感知—决策—防护”的实时闭环推动安全防护从单一技术保障升级为“硬件+数据+规则”的体系化防御生态实现风险防控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预测的根本性跨越。而在场景拓展方面《报告》明确无人机市场从最早期的航拍工具到智慧城市基建从单一功能到多行业渗透其应用边界的持续突破已通过市场规模数据、政策法规支持、技术创新案例和用户接受度调查得到充分验证。未来随着低空经济生态的完善无人机将在更多领域实现不可替代的价值。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王立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