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2025-04-07 13:51:36

20250407110847707-52-a660e.jpg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3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期限3个月的操作量为5000亿元,期限6个月的操作量为3000亿元。

考虑到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3月中国人民银行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继续向市场释放中长期流动性。

注意到,自去年10月推出以来,买断式逆回购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精准调控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买断式逆回购余额逐步增加,也减轻了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压力。“MLF逐渐缩量后,中国人民银行更多是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和二级市场净买入国债来提供中长期流动性。”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同时表示,3月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注意到,这项操作已连续3个月按下“暂停键”。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这表明当前政策面的一个重点仍是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势头,控制可能由此引发的潜在金融风险,同时保留必要的政策空间。预计待后期长债收益回到合理水平附近、政府债券市场供求平衡恢复后,中国人民银行将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3月18日召开的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明确提出,“将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将适时调整政策节奏,通过适宜的流动性投放维持长债利率在合理水平。

展望下一阶段债市运行情况,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瞿瑞、部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在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以及多次强调择机降准降息的背景下,市场对当前货币政策的看法仍存不确定性,降息很快落地的预期并不强。在缺乏关键因素驱动下,短期内债市上涨或下跌动力皆不足,长债收益率料在1.8%至1.9%区间波动。从短端利率来看,本周跨季结束,月初资金面有望迎来宽松期,但资金价格仍受货币政策影响,短端利率下行空间料将有限。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