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坚持“量价险”均衡

2025-04-09 14:52:19

20250409111921894-67-0f403.jpg

日前,在邮储银行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针对提出的定增问题,邮储银行副行长、董秘杜春野回应表示,这次定增是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未雨绸缪的政策思路。“我们看到有网友把这次政策形象比喻成是中小股东赢、银行赢和实体经济赢的‘三赢’组合拳,具有一举多得的政策效果,邮储银行能够首批落地,说实话对我们意义重大。”杜春野表示。

根据该行年报,2024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利息净收入2861.23亿元,同比增长1.53%;净息差1.87%;非息收入626.52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利润总额945.92亿元,同比增长3.27%。

加快资本补充

3月30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本将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据介绍,此次定增中财政部拟认购1175.8亿元,系首次入股邮储银行,且将成为该行持股超过15%的第二大股东,同时,该行两家主要股东中国移动和中国船舶再次加码增资,分别认购了78.54亿元和45.66亿元。3家股东都以现金方式认购,锁定期都是5年,避免对二级市场资金流动性的影响,充分体现对资本市场和中小股东利益的呵护。

“我们采用‘政策定向支持+市场化增量融资’的方式。1300亿元是邮储银行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静态测算直接提升我们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杜春野表示。

“这次上市发行将在我们的年度分红之后进行,不会影响我们现在股东2024年度的分红。”杜春野介绍道。

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在会上表示,作为唯一一家没有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法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正在加快推进高级法落地。国家注资和未来高级法应用,将突破邮储银行资本瓶颈,激活邮储银行资金和客户优势。

量价保持双优

近年来,净息差承压是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此,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发布会上表示,低利率环境下该行量价保持双优,2024年利息净收入增长1.53%,净息差1.87%,保持了绝对值和变化趋势的“双优”;存款付息率1.44%,为上市银行的最低水平。

从存款成本看,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拥有大量稳定、低成本的存款。去年该行存款规模突破15万亿元,占总负债的95%,同比多增900亿元,增速9.5%,在快速增长的同时,邮储银行保持了低付息率,为1.44%。

从投融资策略来看,邮储银行表内非息资产规模近7万亿元,2024年对营收和利润的贡献分别提升1个和8个百分点。

刘建军表示,预计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依然具有下行的压力。其中,今年住房按揭存量贷款利率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也带给银行不小压力。2025年,邮储银行将一如既往加强对息差的管理。

对非息收入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非息收入对邮储银行营收拉动作用较好。年报显示,2024年邮储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861.23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非息收入630亿元,同比增长3.1%。

零售业务方面,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介绍,“报行合一”政策对邮储银行的代理保险业务影响比较大。对此,该行积极调整业务发展策略,去年下半年以来,邮储银行代理保险的降幅开始持续收窄;同时发力代销基金、理财、各类资管产品,不断丰富财富管理货架上的产品,起到很好的补位作用。

“目前在邮储银行16.7万亿元零售AUM里面,非存AUM只占20%,大量都是存款。下一步我们要着眼于为客户配置资产,着眼于为客户创造价值,要积极稳妥地引导中高端客户存款向非存AUM转移,前提还是要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量身定做产品和服务。”徐学明表示,今年该行对非息收入的增长持乐观态度,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公司板块、资金资管板块以及零售领域里的代销基金、代销理财等业务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