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马车”的行驶速度不断加快,背后离不开金融引擎的支持。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完善财政、金融等促消费支持政策明确方向。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今年提振消费的发力点在哪里?将为消费者带来哪些“真金白银”的优惠?“在《行动方案》出台后,光大银行第一时间对照相关政策要求,制定形成了服务支持提振消费和发展消费金融两项工作方案。”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近日在业绩发布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今年,光大银行将开展专项行动,全面落实这两个方案,将服务支持提振消费贯穿到零售全年工作当中。
提质升级 激发服务型消费新活力
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从上海的“繁花”再到“尔滨”的冰雪节……近年来,文旅、餐饮等服务型消费亮点纷呈,已经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
“服务消费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近日,瞭望智库发布的《2024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中提到,当前,我国居民对优质、丰富的“体验式”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在逐步从对“量”的满足向对“质”的追求转变。
注意到,在日前发布的发展消费金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中,光大银行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消费服务行业作为接下来信贷投放的重点工作,支持消费供给主体健康发展。
“今年,我们将围绕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和首发经济,加快产品创新,扩大消费场景服务覆盖,更好支持消费提质升级。”齐晔表示。
此外,光大银行还围绕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
“光大银行始终关注消费市场的新趋势与新特征,并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这些‘新特征’与标准个人信贷产品的融合策略。”光大银行消费信贷部门有关负责人称,接下来,将推动消费信贷深度融入消费场景,更加贴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零售破局 夯实平台合作先发优势
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与消费场景的创新,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面对消费市场的“流量争夺战”,如何打破同质化竞争、塑造核心优势,成为各家银行待解的难题。
“过去一年,我们在零售方面加大产品与服务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齐晔说,目前,光大银行在核心业务增长、养老金融落地、营销模式创新、客户经营夯实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
在拓展零售新客户方面,光大银行持续深耕传统拓客业务,利用光大云缴费转化客户、沉淀存款,带动去年零售客户增长高达539万户。
再从存量客户经营来看,去年以来,光大银行围绕客户“存贷汇”基础需求,在产品销售和交易结算上形成了协同经营的范式打法,手机银行月活客户同比增长4.8%,中高端客户比上年增长6.8%,客户质量不断提升。
“增量市场逐步向存量市场转变,尤其在网贷业务上,优质客户争抢、获客难度及成本明显提高。”光大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称。
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光大银行依托互联网平台合作网贷业务的先发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零售业务发展之路。
“我们发现,消费者融资需求逐渐呈现出向头部互联网平台集中的趋势,这与光大银行对外合作发展的策略不谋而合。”光大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称,该行发挥平台合作网贷业务的优势,一方面为平台场景中的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消费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为B端经营者提供融资服务,进一步促进整体消费场景的发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多产品契合优势,支持强化细分领域的市场挖掘,加大平台联动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助力消费信贷服务。”上述负责人表示。
增添“底气” 助居民财富稳步增长
《行动方案》提到,要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
“银行业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在扩大理财、基金、保险等代理金融产品销售的同时,选择好的金融产品,推动客户优化资产配置,推动客户提高投资收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光大银行以“阳光财富”品牌为依托,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管理体系,打造收益稳健、策略多元的全品类理财货架,助力居民实现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以养老理财为例,全国51只养老理财产品按照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排序,截至2024年末,排名前10位的产品中,光大占据6席,实现业绩领跑。
随着居民财富增长与投资意识的提升,近年来,光大银行不断创新理财产品与能力,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去年12月,我们与光大银行理财子公司一起首发自选到期日理财服务,即产品到期日由客户自己选定的‘阳光金自选计划’,当月规模就接近40亿元。”齐晔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底,光大银行在业内创新推出互联网金融社交平台“金知了”小店,客户既可以在小店中选购金融产品,也可以与理财经理互动咨询,还可以在社群中与其他客户交流投资经验。“这是光大银行在金融社交领域的一大亮点。”齐晔说,“经过一年的运营,目前,全行有5058名理财经理入驻小店,成交额突破千亿元。”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