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债市场“风暴”来袭。过去两个交易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一度升破4.51%,是2月下旬以来的首次;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月4日收盘时的4.4%一度升破5.0%,两者涨幅均超市场预期。
通常而言,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美债往往能与黄金“比肩”,成为吸收资本的“避风港”,其收益率也会因此而下行。但在本轮调整中,美债却成了“震中”之一,为美国金融市场稳定带来压力。指出,本周以来美债收益率由下行逆转为大幅上行,主要是遭遇大规模恐慌性抛售所致。抛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此前美债价格剧烈波动,令高杠杆的美债基差交易(即利用国债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差额进行套利)遭遇了大规模快速平仓,需要抛售美债这一抵押品;二是对冲基金需要通过抛售美债以满足因其他资产亏损后需要追加保证金的需求;三是关税威胁下美国的海外债主减持美债。
华泰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易峘认为,长期美债被抛售、利率快速攀升,反映的是流动性急剧收紧、持有美债风险溢价上升的趋势,而非经济基本面走势。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海外金融机构可能被迫出售美国国债以阻止其账簿上的亏损并提高流动性。考虑到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在快速攀升,信贷和融资需求可能萎缩,资本流动和经济基本面对美债利率的影响相反,必定产生较大“张力”。上述因素叠加关税相关不确定性,未来美债波动性将大幅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经济衰退预期升温、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积聚之下,美联储是否将出手稳市正成为市场博弈的焦点。不过从美联储在当地时间4月9日发布的最新会议纪要来看,考虑到通胀稳定仍是首要目标,美联储大概率将继续“按兵不动”。
“目前通胀率仍然略高。”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会将致力于支持充分就业,并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不过在评估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时,委员会将继续监测未来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如果出现可能阻碍委员会目标实现的风险,将准备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立场。委员会的评估将考虑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和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
一方面要抑制关税推升的通胀,另一方面需避免紧缩扼杀经济动能,美国货币政策或陷入“两难”。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门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继续重点关注通胀风险,这使得6月降息的可能性降低,而到2026年美联储重点或将转向应对经济增长放缓,预计从明年3月开始可能会有显著的利率下调。
中金研究团队认为,在贸易冲突带来的持续高波动之下,美国金融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正在提升,5月至6月美债上限解决后的流动性冲击值得警惕。股、债、汇“三杀”仍有加剧风险的可能,最终或倒逼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平抑市场波动。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