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统计发现,随着非上市保险公司密集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部分非上市保险公司已经率先完成新旧会计准则切换工作,由此可以一窥新会计准则(IFRS9/IFRS17)下,非上市保险公司首份年度答卷的成色。
细看数据变化不难发现,由于新会计准则在收入拆解、资产分类、准备金计量、负债穿透等方面发生变化,非上市保险公司财务数据更加清晰地反映市场波动,引起净利润、净资产等财务数据指标变动,部分保险公司净利润取得两位数增长或扭亏为盈,净资产则普遍“缩水”。
2025年是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最后一年,目前正处于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过渡期。在业内人士看来,新旧会计准则的切换虽然仅是保险公司财务计量方法和报表呈现形式的优化,但随着保险公司各项指标更透明、更真实地公之于众,也倒逼保险公司经营更注重稳健性和长期性。
新会计准则影响业绩波动
统计发现,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中邮人寿、交银人寿、农银人寿等部分保险公司率先在2024年完成了新旧会计准则切换工作,2024年年报数据以新会计准则计量,并重述了2023年数据。
2024年非上市保险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其中,中邮人寿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约665.2%;交银人寿净利润同比增长约六成;农银人寿净利润同比增长超四成;建信人寿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中邮人寿解释称,主要由于负债端优化业务结构压降负债成本,资产端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投资收益水平及新保险合同准则计量规则变化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非上市保险公司业绩大幅变动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2024年资本市场回暖导致投资收益大涨,另一方面是采用新会计准则将资产重分类释放业绩,金融资产分类由“四分类”改为“三分类”,更多金融资产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例如,经过新会计准则重述后,工银安盛人寿、交银人寿、农银人寿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均同比扭亏为盈。
一家“银行系”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减缓后续新会计准则造成的投资波动,多数“银行系”保险公司增配了高股息权益资产,同时对部分浮亏产品进行了处置,以优化资产结构。预计未来,保险公司投资收入波动幅度会逐步降低。
2024年净资产普遍“缩水”
净资产指标代表公司所有者实实在在的权益,对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会计准则下,要用当前利率对保险合同负债进行折现,会导致净资产波动加大。统计来看,2024年末,工银安盛人寿、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等公司净资产均较2023年末出现两位数下降。
在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过渡期,部分数据指标波动加剧,这是会计准则调整下的必然现象,但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经营情况出现剧变。上海一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在新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保险合同负债要及时反映利率市场和金融风险的变化,叠加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折现率曲线波动加剧,这对保险公司净资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而旧会计准则下,基于国债750日移动平均曲线的平滑机制对市场利率的短期波动则没有那么敏感。由于计量规则存在一定差异,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确实需要战略调整的时间与空间。”上述负责人说,部分保险公司选择增配长期债券以拉长资产久期,更好地实现新准则下资产负债的匹配。
2025年第一季度,在业绩表现较好等因素影响下,部分保险公司净资产呈现稳健增长趋势。从非上市保险公司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交银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等保险公司净资产较年初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合同服务边际增长 构筑业绩“蓄水池”
寿险公司主要经营的是长期保单,因此衡量寿险公司长期经营能力应当更加聚焦新业务价值、内含价值、合同服务边际等长期指标。尤其是合同服务边际,是新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是指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合同提供未来服务所获得的潜在利润或未赚利润。
从去年数据来看,部分非上市保险公司合同服务边际表现较好。截至2024年末,中邮人寿实现合同服务边际约295.15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25.8%;此外,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建信人寿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旧会计准则的切换不仅改变了保险公司财务数据的呈现形式,同时新会计准则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更透明、更真实地反映给市场,倒逼保险公司转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驱动保险公司从“规模崇拜”转向“价值深耕”,从追求“短期利益”转向“细水长流”。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