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长春高新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公司全球化战略向纵深发展,加速拓展国际化业务版图,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公司启动本次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加速国际化进程
长春高新是国内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辅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经过多年的产业布局和研发投入,其业务板块覆盖基因工程、生物疫苗、抗体药物、高端化药、现代中药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长春高新正通过完善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创新项目方面,公司努力探索License-out(对外授权)等多元化发展方式,寻找潜在的国际大型药企的合作机会,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
2024年,长春高新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旗下核心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实现突破式增长,同比增长高达454%。其中,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在创新研发方面,长春高新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引进”双轮驱动模式,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广泛合作,拓宽研发视野与市场覆盖范围,逐步构建更完善多元的研发管线。
“筹划H股上市是公司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不仅有利于公司打开国际融资通道,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全球研发布局;同时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有利于吸引全球合作伙伴与顶尖人才,加速创新药研发及海外业务落地。”上述长春高新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围绕国内优势领域和国际化潜力领域,推动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协同发展,加快国际化战略推进步伐。
目前,长春高新已按合规流程确定并启动与相关中介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公司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
医药生物企业“扎堆”赴港IPO
今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度持续攀升,“A+H”队伍不断壮大,年内已有7家A股公司成功赴港上市。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A+H’模式是资本市场开放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港股融资将加速技术并购与海外基地建设,提升产业链韧性。‘A+H’上市后,企业通过引入国际资本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并依托品牌国际化争夺全球份额。此外,企业借力港股平台,将加速实现‘本土制造+海外品牌’的双轮驱动。”
除A股外,众多企业纷纷抢抓机遇,加快港股IPO冲刺步伐。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年内港股共有43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合计1067亿港元,数量和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3%、708%。
分行业来看,医药生物企业“扎堆”赴港IPO。截至目前,有6家医药生物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已超去年全年总量。A股创新药龙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凭借着98.9亿港元募资金额,刷新2020年以来港股医药板块最大融资规模纪录。
自2018年香港交易所推行18A上市规则以来(即允许符合一定条件没有收入、没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香港成为越来越多生物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年内成功登陆港股的6家医药生物企业中,除恒瑞医药,其他5家企业2024年均处于净亏损状态。
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毅表示:“政策红利进一步推动医药生物企业赴港上市。‘科企专线’等制度的不断完善,为那些尚未实现盈利或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开辟了新路径,这对于研发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生物制药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此外,企业赴港上市流程不断优化,让上市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