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梁卫军) 今年以来,延安市宜川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主动融入新时代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延安“一六四”工作布局和市委“12345”年度工作安排,全面落实市委“10+2+1”工作方案,统筹强县和富民、发展和安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发展向新向好,预计全县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可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文旅融合深度拓展。出台了《宜川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真金白银助推文化旅游全产业、全链条发展;禹王宫文化展示等一批5A级景区扩容提升项目完成建设,景区品质显著提升;旅游资源普查成果丰硕,新发现优质资源70余处;系列文旅宣传活动成功举办,来宜游客稳定增长,文旅产业呈现活力涌动、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新型工业稳步壮大。全力支持天然气、LNG企业放量生产、以量补价,新钻天然气井47口,生产天然气6.3亿方、LNG31.5万吨、发电量0.58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5.8%、9.3%、18.5%,新增天然气产能2亿方,入库规上工业企业4户。华电250兆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可发电3.8亿千瓦时,新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首宗标准地成功出让,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总产值13.2亿元、增长33%。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完成粮食种植8.14万亩,超额1.78万亩。完成苹果新优品种改良2.1万亩,推广以株代亩0.91万亩、达到2.52万亩,搭建防雹网7000亩、主要冰雹带覆盖率达到95.6%,建成苗木繁育基地200亩,发展社会化服务企业2家。上架食用菌577万棒、产量2596吨、产值2856万元,分别增长42.82%、119%、120%。花椒园实施老园改造、固土保水保肥措施1300亩,连翘新增种植面积4000亩。预计上半年一产增加值增长3.9%。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紧扣全县特色产业集群和13条产业链,谋划储备市级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207.7亿元,储备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分别是开工项目的6.18倍、5.4倍。年初安排的11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0个,开复工率90.9%。全面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叩门招商,着力招引政府有税收、企业有收益、群众有就业的大项目好项目,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2个,新签约项目7个,实际使用资金9.69亿元,同比增长26%,完成全年任务的88.1%。运用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周解扣”机制解决重点问题25个,有效打通了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卡点。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更加充沛。持续推行“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季测评制度,由企业当考官,背靠背对涉企审批、执法、要素供应的28个部门单位及其服务企业“四类人员”进行现场测评,测评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推荐使用相挂钩,三年来参与测评企业增加到217家,满意率提升到98.4%。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开展“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谈体会”活动,不断深化 “八办”服务机制,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0.57%、一次办理率达到93.93%。持续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放企业贷款3.1亿元,新增市场主体634户、民营企业68家,入库“五上”企业7户,发展跨境电商企业、外贸出口企业2家,完成外贸出口888万元。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土法创新成果“天然气PE阀门上下游稳压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序推进县域人才库“实体化服务、公司化运行”改革,首批引进急需特需人才16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基准线,聚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稳步推进植树造林、旱作梯田、固沟保塬、淤地坝、自然恢复等水土保持重点措施,完成营造林7.3万亩,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7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3.35%。深入推进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保卫战,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雨污分流改造、仕望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项目加快实施,3个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平均水质指数位列全市第一,1-5月城区空气优良天数12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二,土壤和地下水保持总体稳定。扎实开展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面启动黄河沿岸抗旱保供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全市黄河沿岸系统兴水工程现场观摩活动在宜川举行。
民生民利不断改善,社会福祉更加充实。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四色管理”法,持续推进“两项政策”衔接并轨,消除风险户223户559人。坚持就业优先,新增城镇就业348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685人,公益性岗位安置1478人,“宜川护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9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77万元。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在全省首批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修订完善了教育集团办学章程,明确了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师资共培实施细则,教育管理深度融合,全市集团化办学改革现场会在宜川进行了观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影像、心电两张网实现市县乡三级互联互通,远程会诊实现县乡全覆盖。创新推行“融救助+养老”模式,探索建立了“融救助机制统筹+智慧平台支撑+定点门店供餐+分类精准补贴”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择优选取15家店面对60岁以上老人开展助餐服务,上半年“融救助”综合研判资金2964万元、实施救助项目73批次、惠及群众3259人次。千村万户“光伏+”项目建成114户5312千瓦,在全市率先实现首并,农户零成本参与、零风险获益,经验做法在全市千村万户“光伏+”项目建设推进会上作了交流。
风险防控细致精准,安全底线更加牢固。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完成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31项,防范化解风险隐患96处。全面推行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服务群众“周解忧”机制,群众合理合法诉求有效维护。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动态明确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全力消除安全漏洞、监管盲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有序化解政府债务,积极清偿企业账款,政府债务处于绿色水平。加强社会面管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起数下降39%、20%,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引领更加有力。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亮学赛督治”和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常态落实重点目标任务现场盘点调度、“联合督查”、“一事一剖”机制,以严的基调和实的举措推动干部作风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推行“双报到+双微服务”机制,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认领完成“微项目”196个、“微心愿”385件,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带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扎实开展对村巡察巡审结合试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举一反三推进巡视巡察、环保督察、审计等各类问题整改,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宜川县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鼓足干劲、奋力拼搏,求真务实、敢作善为,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多宜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