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科技保险创新的“东湖”经验

2025-07-10 15:46:50

20250710105244432-13-7c396.jpg

6月4日,在全国首单“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保”发布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喻越概念验证中心的5个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保险完成首单签约。这一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最前端风险保障的创新险种,精准破解了高校院所“不敢转”“没钱转”的核心痛点,为全国探索科技金融深度赋能科技创新提供了先行示范。

这是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该示范区是由原中国银保监会、湖北省人民政府2020年批复设立的首个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旨在以科技创新实际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保险全方位参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服务科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需求的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了解到,目前,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已集聚各类保险及服务机构76家,创新推出环保装备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互联网企业知识产权全险种保险、电力行业政策性网络安全综合保险、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保险等首创型科技保险项目18个,自2021年以来,已累计为1.27万家(次)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45万亿元,通过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等环节风险,大幅降低企业创新试错成本。

逐步拓展科技保险覆盖面

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正根据国家规划要求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策源地,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在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的背后,科创企业也面临着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

了解到,聚焦发展模式创新,湖北金融监管局指导人保财险等重点保险公司共同成立“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围绕东湖高新区9大产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为示范区提供“产、学、研、用、孵”综合性服务。同时推动人保财险、平安财险、长江财险等机构设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围绕科技型企业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等重点环节的风险研发专属保险产品。

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保险机构优先聚焦光谷主要优势产业,围绕创新全链条和科创主体全生命周期探索梳理科技产业发展中的风险保障共性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产品协同创新,逐步拓展科技保险保障覆盖面。

聚焦科技产业“卡脖子”问题,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先后推出“集成电路流片费用损失保险”“国产供应设备应用责任保险”“机器人综合保险”等一系列产品。

“示范区科技保险产品体系的保障范围已实现对科创企业从种子期到衰退期的各个发展阶段全覆盖。”上述负责人表示,从产业领域看,示范区已建立科技保险试点险种库,入库险种达68个,覆盖了光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区内重点产业及绿色金融、知识产权、企业出海等重要领域。

推动科技保险加快扩大保障覆盖面,保险机构也在积极发力。人保财险湖北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解决与企业对接的痛点难点,提升企业触达率,该公司在武汉市科技金融工作站、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保险工作站中派驻兼职人员,进驻多个园区,负责调研企业需求、宣传补贴政策,配合园区做好企业服务等,通过开展保险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提升科技保险知晓率、覆盖面,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

以共保体分散科技风险

上述全国首单“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保”,由人保财险(主承)、太平财险、太平洋财险组建共保体,这不仅为喻越概念验证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筑牢风险屏障,也是积极响应国家“以共保体分散科技风险”的有益探索。

今年5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举措》)明确提出,探索以共保体方式开展重点领域科技保险风险保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中试、网络安全等风险分散试点。

为提高科技保险服务效能,示范区实行“一家牵头、多家共保、按需再保”的运作模式,为重点项目和重点对象制定专属保障方案。

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共保体机制运行过程中,示范区探索积累了具有显著示范效应的“共同体+共保体”模式经验:即在服务重点产业过程中,通过组建聚合了产业、政府、保险机构等多方专业力量的科技保险共同体,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孵育出针对关键风险点的项目制共保体。

例如,6月27日,全国首个聚焦药品研发中试环节的保险产品暨共保体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发布。该产品由中国人寿财险湖北省分公司推出,由多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承保。除此之外,由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与湖北省药品MAH转化平台、上海技术交易所、湖北技术交易所、华泰公估、鼎康生物合作共建生命大健康风险评估中心携手中再产险共同制定新药研发风险评估、专业化定损定赔标准,致力形成生命大健康领域风险评估模型,完善成果转化关键环节风险保障体系。

“上述案例标志着示范区服务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共保体服务模式落地成形,通过定制化保障方案为企业提供风险兜底,为科技企业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保驾护航。”东湖科技保险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协力共促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了解到,围绕东湖科技保险示范区建设,湖北金融监管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湖北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等一系列专项政策。

例如,《通知》在机构准入、业务创新等方面对科技保险发展给予支持,对示范区实行科学、灵活、高效的监管政策,建立创新容错免责机制,适度提高对科技保险创新风险的监管容忍度,形成鼓励创新的监管环境。

在补贴机制创新方面,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科技保险补贴范围已涵盖9大类68个险种,基本实现现有科技保险全险种60%-80%财政补贴支持。

与此同时,湖北金融监管局与相关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加强政策协同。该局与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就科技金融保险改革创新工作签署合作备忘录,确立了改革完善科创金融服务机制、推进科技产业反哺机制化、加大科技保险供给、推进科技保险要素配置市场化等八项共建内容。联合出台《东湖高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创金融业务及服务标准指引》《东湖高新区保险业金融机构科技保险业务及服务标准指引》,从机构内部管理、监管政策倾斜、政府财政支持等角度,为科技保险机构专营化、业务差别化和服务标准化探索提出了“东湖标准”。

武汉市近期发布的《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到,高水平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鼓励保险机构在示范区设立科技保险创新中心及科技保险专营机构,提升科技保险服务覆盖面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若干政策举措》中,高水平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也被列入重点推动事项。

湖北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汇集多方力量,进一步推动资源投入,完善科技保险支持政策;引导辖内保险机构选择优势领域,在科技保险产品、渠道、流程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努力形成一批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保险产品服务规范,实现辖内科技保险覆盖“点—线—面”的突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