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声明》表示,中美将延长关税“休战”,继续暂停实施向进口自对方的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和“反制关税”,展期90天。经过5月日内瓦会谈、6月伦敦会谈,以及7月斯德哥尔摩会谈,中美在达成基本谅解、承担大国责任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此,各国市场反响热烈,中美欧日的股票指数应声上涨。
这充分说明,对话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对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共同期待。从年初特朗普政府推出近乎荒诞的对华关税“戏法”始,中国政府的态度就是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事实证明,特朗普政府低估了中国政府捍卫发展权的坚定决心,也低估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复杂博弈。美国民众对中国制造的需求,以及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需要等等,使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美国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贸关系。
有经济学家指出,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产生的消极影响还未充分显现,因为很多美企此前都通过抢先增加库存来减轻负面影响。如果关税战持续,企业库存耗尽,美国将在后半年面临通货膨胀率上升和经济增速放缓等严重问题。时间拖得越长,问题也会越多。
斯德哥尔摩会谈后,新“90天窗口期”广受欢迎。不过未来走向如何,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我们观察到,美国政府是在同越南、韩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国达成贸易协议之后,在最后一刻才打破悬念,签署了中美关税“休战”的行政命令。目前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实际关税,依然高于与其达成贸易协议的其他国家。整体而言,特朗普政府近期在对华关税和出口管制政策上的微调,更多像是权宜之计,而非战略调整。仅凭一纸《声明》,几次外交和商务代表的会谈,尚不足以扭转其对华政策趋于负面和消极的总体方向。
分歧是显著的,但也并非不存在彼此走近的动力。中美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名副其实的稳定器和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为中美互利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例如制造业领域,中国产业发展配套全、生态优、动力足,为美国企业整合全球资源要素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条件。消费领域,中国多措并举积极扩大进口,美国企业同样是重要受益者。对华贸易直接影响着近百万个美国就业岗位,这种利益相关性相信特朗普政府心知肚明。
新一轮中美经贸摩擦以来,中方在坚决捍卫自身利益的同时,对美政策是连续的、稳定的,对平等对话协商拓展彼此经贸关系发展潜力保持开放态度。外界普遍认为,此次《声明》的发布和中美双方对斯德哥尔摩会谈的评价,都超出了今年早些时候的预期。中方表示,双方充分认识到维护一个稳定健康的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美方认为,与中国的对话正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诸多迹象显示,中美谈判在基本信任和共识建设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90天窗口期”稍纵即逝,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尊重各自关切,争取对话合作,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推动贸易协议达成,是道之所向。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刘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