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十四五” 创新实干谱新篇

——宝鸡市金台区绘就“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5-08-15 16:09:28

本网讯 8月14日,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台区专场如约而至,一组组闪耀的数据铺展亮眼答卷:作为承载老宝鸡记忆与乡愁的行政、文化、金融核心区,在“十四五”的壮阔征程中,金台区揽获生态文明、食品安全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成功跻身西部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20250815155031239-2-630b6.jpg

工业脊梁:数智赋能锻造“硬核”竞争力

工业是金台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作为宝鸡工业的肇基之地,这里聚集了宝石机械、合力叉车、中车时代等91家规上工业企业,孕育出油气钻采装备、叉车及轨道交通、钛及新材料等6大产业集群。“十四五”以来,金台区深入推进工业强区“15435”行动,构建起以蟠龙高新区为龙头,金河工业走廊、福临堡工业园、专精特新企业聚集区为支撑的“一区多园”产业平台。其中,金河工业走廊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跻身省级示范工业集中区,福临堡工业园年产值超50亿元,蟠龙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聚集区年产值达30亿元。

数智化转型为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国首家市级视觉超算中心落户金台,合力叉车入选工信部制造业数字化典型案例,宝石机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跻身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全区71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发力,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老字号”在智能浪潮中焕发新生机。

项目引擎:聚能攻坚激活发展“强脉搏”

金台区以“项目为王”理念构筑发展硬支撑。“十四五”以来,全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802个,完成投资853.19亿元,白酒产业链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基地60天建成投产,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金台速度”。通过创新“三色预警+红黑榜+晾晒比拼”机制,打造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链,75个重大项目工作专班精准破解落地难题,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小时,行政许可“全程网办”率达80.03%,“五心服务金心办”政务品牌获国家商标认证,省级信用建设示范区的金字招牌持续擦亮,为项目落地厚植沃土。

招商引资“三招三引”立体攻势成效显著。围绕6条重点产业链,金台区在长三角、珠三角布局招商点,累计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17个、10亿元大项目16个,中国移动宝鸡数字大厦、众辉锐腾绿色建筑研发检测中心等17个项目获全市招商引资大项目奖,575.83亿元的省际到位资金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新区崛起:产城融合开辟发展新局面

蟠龙高新区的崛起成为金台区“北延”战略的生动注脚。这里坚持科教、产业、生态“三城”定位,建成15条52.42公里市政道路,打通4条断头路,“三横三纵”路网全面贯通,宝蟠公路、蟠塔公路竣工通车,宝鸡北绕城高速开工建设,内外循环交通网络已然成型。龙源工业园落户项目73个,形成特色食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输配电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亿元,擀面皮产业园“小面皮”擀出“大产业”获央视专题报道。

作为全省低空经济先行区,蟠龙高新区以86平方公里专属空域为基盘,建成西北首个5G-A通感一体基站,搭建双运营商低空监测网络。壹控智飞、北宸航天等企业落户,擀面皮低空配送、医用样本运输等场景成功落地。秦创原・西营科创园高水准规划,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扩容升级、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加快推进,科教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这片热土成为创新高地。

城乡蝶变:融合更新绘就“双面绣”图景

老城焕新与新区崛起同步发力。金台区完成卧龙寺、宏文路等片区5400套棚改安置房交付,龙丰片区征迁成为全市城中村改造样板,556个老旧小区通过“菜单式”改造,实现“颜值”、“品质”双提升,连续两年荣获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区。团结大桥、钛谷大桥飞架南北,48条“断头路”贯通畅通,1520个新增停车位、78座新改建公厕显著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便利性。

生态优先理念贯穿城乡发展。渭河北坡生态修复、龙丰滩区治理等工程全面完工,金陵河幸福河湖作为西北唯一全国试点建成开放,北坡公园改造提升绽放新颜,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1天。红枫大道入选全省最美农村公路,胜利村、车辙村等7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城乡融合发展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愿景照进现实。

民生普惠:福祉升温织密幸福“保障网”

民生投入连续四年递增,从2021年的18.27亿元增至2024年的20.96亿元,占区级财政总支出87.69%的民生投入,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经验获《光明日报》报道,12600个新增学位缓解“择校热”,投资2.5亿元的职教中心启用助力职业教育发展。市中医医院分院、市第三医院康养大楼投用,2773个新增医疗养老床位织密健康保障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初评全省第一。

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成效显著。全省唯一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投用,年均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西秦大姐”成为全国劳务品牌典型案例,“宝鸡擀面皮师傅”晋级省级品牌。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的“3456”经验全国推广,社区治理、教育均衡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见证着金台区在民生领域的坚实步伐。

这座镌刻着历史印记又焕发时代活力的主城区,以“1239”行动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扛起“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旗帜,在“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的征程中,让千年文脉与时代创新共舞,让老城温度与发展速度共鸣,奔赴更加壮阔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宝鸡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