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日报记者专访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备受关注。这并非一场简单的经验分享,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启发性:一家经营良好的企业可以做大做强,带领员工共同致富,并赢得消费者的口碑;而一家有个性、有理想的企业,同样也扮演着“鲇鱼”的角色,引领行业的迭代升级。
于东来在采访中提到,“对‘人’的重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给了我们多重启示。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让顾客买得放心和舒心。
逛过胖东来的消费者大都有这样的感受:这里的商品让人放心,小到啤酒茶叶炸鸡,大到羽绒服家电玉石,不用担心缺斤短两、以次充好;这里的服务让人舒心,面面俱到、专业且有温度,服务者脸上有笑容。网络上也流传着许多关于胖东来的“传说”:商品标明进货价、看电影不满意可退一半钱、胖东来家园卡成为“硬通货”……
胖东来的底气从何而来?正是因为其赢得了顾客的支持与信任。电影不满意即可退票,却少有人如此做;商品毛利润透明,却不是人人都比价;胖东来自营产品在当地其实算不上便宜,但线上线下仍然供不应求,因其品质和安全性有保障。说到底,胖东来把消费者当“自家人”,千方百计替他们着想,消费者自然也会用真金白银支持其发展。
二是,坚持人性化管理,打造有人情味的企业。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企业提供的是“饭碗”“岗位”;而更进一步,企业也是“大家庭”“小社会”,是劳动者扮演社会角色、持续社会化的场所。收入高且离职率低、工作量不小但假期充足、既是热心的服务者也有着充分的自主权,这是胖东来员工的日常,也是许多“打工人”羡慕的“天堂”,胖东来用实际行动证明,善待员工并不违背商业逻辑,反而能形成良性循环。
员工是企业的一分子,企业何尝不是社会的一单元?打造有人情味的企业,提升员工获得感,能够促进行业良性竞争。用真诚换取信任,用信任赢得市场,既是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久而久之也会为社会带来积极改变。
三是,坚持与人共赢,方能真正激活消费新动能。
采访中,记者提出了一个尖锐且深刻的问题:“有人认为当前消费降级,您怎么看?”于东来的回应也很直接:“你来胖东来的店里看看就知道了,有的人不花钱,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产品和服务质量低,使用或体验不舒服?”事实也确实如此,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进胖东来总要排队;无论是买几头大蒜、一捆青菜,还是上万元的手机、黄金,消费者总不忘到胖东来转转。
有人觉得,广告打出去,价格“卷”起来,消费者就会乖乖买单,但在选择日益丰富的市场上,在更加追求品质和体验的消费者面前,这招已经过时了。市场的潜力足够大,能容纳的企业也足够多,但只有用真心服务消费者,才能实现双赢甚至是多赢,促进消费品质进一步升级。
以人为本,与人共赢,这是企业应承担起的责任,也是消费者共同的愿景。过去,许多经营者站到消费者的对立面上,为了蝇头小利不择手段。事实上,无论是从经济学理论出发还是从现实生活来看,消费最终都是为了改善生活,促进社会再生产。解开公众“不愿消费”的心结,需要更多的“胖东来”树立榜样;提升消费品质、激活新动能,同样也需要更多企业真正做好服务,切实为消费者着想。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