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传承军人良好作风,13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爱国拥军;她为老人、残疾人、“光荣之家”免费修脚9000余人次;她帮助兄弟姐妹创业就业,义务宣传支持征兵工作;她为各种公益及志愿活动投入3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用大爱善举奉献社会。她就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永安路街道邻德社区居民,耀州好人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兰。
张兰,女,1983年3月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荣获过“陕西好人”“陕西省学雷锋岗位标兵”“陕西省最美志愿者”“铜川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军人遗属 自立自强 乐善好施
2011年,张兰从北京返乡创业,开了一家修脚店。2012年,在北京某部服役的丈夫在回家探亲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当地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给予了关怀帮助,作为军人遗属,有两项国家政策可以选择:一是安排到事业单位工作,二是不安排工作、领取生活补贴。面对选择,张兰动情地对工作人员说:“我自己有修脚的技术,靠着手足护理店能养活家人,就不给国家添麻烦,把工作的这个机会留给别人吧。”就这样,张兰把别人眼里比较安稳的事业岗位让了出去,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风雨人生路。
张兰非常感恩在自己最难的时候拉过她一把的人,她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2014年3月,她给店里立下一条规矩,“凡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父母、70岁以上的老人,进店修脚一律免费”。还有一些高龄老人和残疾朋友行动不便,无法来店里享受她的免费服务,她便上门为老人免费修脚。张兰用真心真情赢得了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远近几条街的群众都知道了张兰的修脚店和她的免费服务。
修脚店出名了,生意也好了起来,接二连三的不幸却降临在她的身上。父亲突发脑溢血、母亲患病住院、5岁的女儿骨折……。面对困难她初心不改,承诺不变,坚持做公益、免费修脚比以前更上心了。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她则利用下班休息或吃饭时间上门服务。她看到周围一些人失业后陷入困境,就把他们招到自己店里或推荐给其它用人单位。她的小店在学校附近,看到很多家庭困难的孩子舍不得买水杯,她连续两年给开学第一天路过店门口的孩子送水杯3000余个,给偏远农村的村民送日历4000余份。从2016年到2019年,她一直资助一名尿毒症的病人王师傅,每月联系好三轮车帮他进行透析看病,给他及时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物品,经常去看望帮助他,垫付医疗费、生活费4.5万元。
志愿榜样 凝聚众力 奉献爱心
在张兰的影响带动下,周围一些志同道合的退役军人、社区群众组成了团队力量,2020年成立了耀州区好人志愿服务队,张兰被选为队长。拥军优属、文明劝导、征兵宣传、环境保护、社会救助、护学岗等活动,都是他们服务的范畴,现在已有志愿者近900名。
她带领耀州好人志愿服务队积极为山区脱贫家庭奉献爱心、收集衣物,经过清洗和消毒后送到贫困群众手中。连续6年,为耀州区精神病康复中心捐赠换季衣服10000余件。
2021年7月,河南、陕南两地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张兰带领耀州区好人志愿服务队为灾区筹集了15.8万元的棉被、方便面、纯净水、药品等物资,她亲自送往灾区。
抗击疫情期间,张兰带领耀州区志愿服务队主动冲在一线、干在实处,捐献防疫物资、值守卡点,为隔离人员送药送菜,保护了辖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好人力量,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初心如兰 传承接力 拥军爱民
一日为军嫂,终身与军队、军人结缘。张兰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没有忘记军属的职责,以军嫂为荣。每年征兵开始后,她都带头组织好人服务队志愿者拿着“小喇叭”走村串巷,深入附近农村、社区适龄青年家中宣传征兵政策,动员适龄青年报名应征。国家征兵政策调整后,她不但到社区居民楼搞宣传,还巡回高校和偏远山区,宣传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和好处,为应征青年答疑释惑。
她还热心给退役军人牵线搭桥解决婚姻问题,促成20余对退役军人与当地姑娘结为伉俪。她时刻把全国拥军模范赵秀梅老人的身体健康牵挂于心,定期走访看望老人,帮助打扫卫生、洗衣做饭,陪老人拉家常,用轮椅推着老人晒太阳、看电影,参加公益活动,同老人一起分享学雷锋、做好事和拥军志愿服务的快乐。为抗美援朝老战士、二等功臣刘治北老人修脚。她连续5年组织开展“情系军属·关爱新兵”手工鞋垫缝制活动,送给入伍新兵和驻地官兵。
初心如兰,善行如光。张兰从失去丈夫后的咬牙挺立,到稳稳传递拥军爱民的接力棒,从独自坚守一家修脚店的承诺,到带领近900人的志愿服务队温暖一方,她用13年点滴的善行诠释了“好人”的丰富内涵,她用有温度的服务书写着人性的真善美、传递着好人的正能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