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连续七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2025-09-18 14:10:22

本网渭南讯(记者 李文斌)9月16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健康渭南建设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秦智介绍健康渭南建设情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靳铭夏主持。

dachshund

发布会现场  记者李文斌摄

秦智介绍,近年来渭南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统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共建共享推进健康渭南建设

健康服务供给持续增加,先后出台《“健康渭南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现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906家、床位36008张,每千人口床位数7.82张、执业(助理)医师2.83人、注册护士3.54人,服务可及性大幅提高。健康环境持续改善,推进健康渭南19项行动及8类健康细胞建设,实现国家、省级卫生城市(县)全覆盖,建成省市级卫生镇村724个,3县列为省级健康县城试点。健康生活方式广泛普及,开展“健康达人”评选、“万步有约”健走大赛,推进健康教育“六进”行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超300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7.33%。

深化改革优化卫生健康服务

校市合作模式创新突破,市政府与北京儿童医院共建儿科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小儿五官科诊疗中心,市中心医院成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创面修复协作单位,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优质服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纵深推进,在全省率先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稳步推进薪酬、编制备案制改革,推广总会计师、总药师制度,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机制,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6个(覆盖170个分院),心电“一张网”覆盖56%乡镇卫生院,县域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预防为主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公共卫生体系加速建设,市县疾控、监督机构完成重组合并,75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配备专职疾控监督员,44家医院安装运行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软件;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投用,市传染病医院主体封顶、市公共卫生中心主体建成。重大疾病防控水平稳步提升,完成地方病防治攻坚(大骨节病随访治疗率超90%),常规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建成国家、省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7个,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病死率居全省低位。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构建市县镇三级应急体系,修订预案27个,建立市级专家库及35支应急队伍,今年以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起、聚集性疫情19起,圆满完成54起重大活动保障任务。

创新路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培育,市中心医院医疗服务提升项目完成投资2.26亿元,105个设备及信息化项目投用;9家县级医院(含中医)纳入三级医院管理,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36个、市级285个,县级医疗救治“五大中心”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服务持续提质,新改建乡镇卫生院47所、村卫生室289个,配置升级医疗设备9573台,县镇村标准化医疗机构全覆盖;通过定向招聘、专项招聘等方式,1483名卫生人才全部下沉基层。中医药传承创新扎实推进,8个县(区)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建成名中医工作站11个、传承工作室8个,开展中医药夜市义诊540余场(受益12.6万人次);195家乡镇卫生院设中医馆、245家村卫生室设中医阁,80%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聚焦重点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23家、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62个,建成市级安宁疗护技术指导中心1个、试点病区9个,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93.3%。妇幼健康服务内涵持续丰富,成立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2024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91.79%、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6.54%,完成6.3万名妇女“两癌”筛查;大荔、合阳成为国家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试点,服务儿童5.3万人。生育支持与就医体验双优化,全市托育机构180家(托位2.1万个,千人口托位数4.62个);67家医疗机构纳入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36项),减少重复检查2.63万人次、节省费用601万元;渭南市连续七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秦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看病难、看病贵”,深化医改、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健康渭南行动,强化传染病防控与应急处置;二是深化“三医”协同,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推进校地合作与重点专科建设;三是分类保障重点人群健康,推进老年健康、儿童孤独症筛查、“两癌”筛查等服务;四是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推进医疗设备更新与信息互通,夯实健康渭南建设基础。

责任编辑:渭南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