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山高土薄麦禾枯,辟径黄姜种柴胡。秋高气爽,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落星堡村的刘老汉,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今年柴胡卖了个好价钱!趁着好天气,除除杂草施施肥,让我的这些宝贝疙瘩快些长大。”背靠秦岭北麓的蔡家坡镇落星堡村,温润的气候造就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在石头河水的滋润下,柴胡有了一个茁壮成长的“家园”。
近年来,落星堡村坚持“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成立福兴源柴胡种植合作社。柴胡种植面积近2000亩,辐射带动全村200余户农户参与。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制定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引进现代化农业装备,实现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合作社统一采销路径,降本增效,带动农户每亩年均收益达4000元以上,较传统作物增收近三倍。经专业检测,落星堡柴胡皂苷含量较药典标准高出三成以上,品质优异,采购商们赞不绝口。“落星堡柴胡”成为驰名三秦大地的地域品牌。
落星堡村的成功实践,为蔡家坡镇中药材产业发展打通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路线。蔡家坡镇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在全镇推广。目前,以落星堡村为核心,柴胡种植已辐射周边3个行政村,全镇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并建成1个柴胡初加工基地,开发柴胡切片、柴胡粉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同时,积极探索“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中药材种植、观光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年接待参观考察人员5000余人次。“酒香也怕巷子深”,蔡家坡镇政府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蔡家坡柴胡”品牌影响力,形成连片发展、规模经营的新格局。通过“以村带镇、村镇联动”的发展路径,柴胡产业已成为蔡家坡镇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全镇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0万元。
“未来,蔡家坡镇将继续以落星堡村为核心,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计划在三年内建成万亩柴胡产业带。同时,将加快建设中药材精深加工基地,开发药食同源产品,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真正实现‘一棵柴胡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蔡家坡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