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留坝县青桥驿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依托良好生态和林地资源优势,按照“扩规模、优结构、提品质、增效益”的思路,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招引、创新模式、示范带动等举措,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近7000余亩,辐射带动全镇80%以上的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青桥驿镇地处秦岭腹地,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全镇耕地面积1019亩、人均仅0.5亩,森林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率92.5%,受限于耕地资源匮乏,传统农业发展动能不足。近年来,青桥驿镇依托丰富森林资源破题“土地瓶颈”,确定林下经济为全镇主导产业,大力推行“一林多用、林药共生”模式,通过盘活林地资源,促使传统中药材产业重焕生机,既守住生态红线,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2024年,全镇林下中药材面积达7000余亩,产值5000余万元。
全链布局 激活绿色动能
跳出耕地局限,因地制宜将林下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核心引擎,向森林要空间、向林地要效益。一是更新发展思路。制定全镇林下经济“千人万亩”产业规划,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镇村两级林下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对全镇可利用的森林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核查,对核查出的25°以下可利用的21处2.1万亩林地、5处大棚基地等资源,分类建立台账,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天麻、猪苓、淫羊藿、连翘为主的4大中药材种植品类,明确发展方向。二是抢抓政策机遇。紧抓全县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对接上级行业部门,重点从种源、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全链条谋划林下经济及配套项目25个、总投资850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以“林下中药材”为支撑,林禽、林蜂、林菌等为补充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让林下遍地“生金”。三是布局全产业链。以全产业链思维构建林下经济体系,形成种源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市场销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两年间全镇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了5000余亩,建成中药材加工厂、蜜环菌加工厂各1个,就近加工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将林下经济与乡村旅游融合,推出“本草研学”“药膳体验”“森林康养”等业态,建成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和生态采摘园,形成以旅促农、以农兴旅的良性循环。
科技赋能 产业扩面提质
坚持“扩面、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多措并举林下中药材产业不断做强做优。一是外引企业带动。为解决全镇中药材种植规模散乱小、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问题,青桥驿镇采取“资源整合+项目招引+多元合作”方式,成功引入辽宁裕丰农业、陕西天骏农林、丰庆菌业等7家行业龙头企业扎根落户,建成500亩以上林下中药材基地4个、200亩基地2个,示范带动以付世友、淡建明等为首的农户自主发展各类林下中药材产业4000余亩。二是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构建“三区联动”发展格局,蔡家坡-两岔河片区利用适宜的气候与土壤条件,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规模化种植,2025年新发展西洋参、天麻等“林药共生”示范基地1000亩。社火坪—青桥铺片区聚焦种源繁育,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两菌一种”研发基地,年供应优质种苗超百万株,为产业持续发展筑牢根基。316国道沿线凭借交通便利,形成加工物流集聚区,推动产品快速流通与增值。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以社火坪“两菌一种”研发基地技术团队为核心,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北农科院,对蜜环菌、萌发菌等菌种进行人工选育,培养性状更优、稳定性更好的菌种。同时,加强野生种源保护,破解天麻、猪苓种源退化问题,培育高含量优质品种。充分发挥技术团队及本地“土专家”作用,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四是厚植生态底色。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行“林药间作”“菌林循环”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密度、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中药材种植与森林抚育协同发展,促进了林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产出的中药材品质显著提升。目前,全镇6个种植基地已取得包含猪苓、天麻、淫羊藿、毛慈菇等7个品类中药材的有机转换认证证书。
多元联结 共享生态红利
通过带动自主发展、流转工地、就近务工、吸引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将农户和村集体与林下经济紧密联结,推动生态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一是深化“村企户”联动模式。创建“农业企业+强村富民公司+农户”模式,采取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强村富民公司整合集体山林资源入股、农户务工分红的方式,走上了一条“村企户”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良性道路。企业在村投资建厂和发展种植基地,向村集体支付租金或承包费、雇佣当地群众务工已成为合作的“硬杠杠”。去年以来,各企业带动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吸纳当地群众务工100余人。二是创新“两入股三收益”模式。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2个强村富民公司及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带动群众通过自主发展或以资产、资源与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分红式、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流转获租金、打工挣薪金、经营赚现金、入股得股金的“一地生四金”模式,使村集体和农户共享产业红利,辐射带动全镇80%以上农户参与林下经济,户均年增收10000余元。三是探索托管代养模式。村集体将自主建设的林下经济基地交由企业统一管理,按约定比例获取收益,弥补了村集体技术不足、管理经验欠缺的短板。企业依托先进技术和专业运营,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市场议价能力、提高了产业收益。2014年,该模式实现6个村的产业基地全覆盖,带动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均达到12%以上,其中:1个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2个村达到20万元、3个村稳定在15万元,实现了“森林增绿、农户增收、集体增财”的多元效益。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民”,青桥驿镇用发展林下中药材的绿色实践,展示了“两山”理念的鲜活样本——92.5%的森林覆盖率不再是发展桎梏,而是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更是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未来,青桥驿镇将牢牢守住生态底线,不断完善林下中药材发展产业链,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为镇域高质量发展开出致富“药方”,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