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三个年” | 延安市吴起采油厂:家企携手共筑干事创业“连心桥”

2025-10-14 15:14:15

清晨五点半,天色尚未破晓,梁树梅已经悄然起身。她轻手轻脚走进公婆房间,熟练地为两位瘫痪在床的老人更换纸尿裤,动作温柔得仿佛怕惊扰了晨光。转身走进厨房,生火、淘米、切菜——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成为这个家庭一天最温暖的序曲。送完上高中的女儿,她又赶回家中,继续为老人擦身、喂药、按摩,将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

这是延安市吴起采油厂李安沟门联合站付油班班长冯宏伟妻子梁树梅二十余年、7000多个日夜中寻常的一天。正是她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和有力支撑,让丈夫得以无后顾之忧地全心投入工作,从普通照井工一路成长为付油班班长,并多次荣获单位表彰。

图片

身着工装的冯宏伟与系着围裙的她,在满墙荣誉旁共阅红笺,完美诠释了家与业共生的温情。

而她,只是无数油田职工家属的一个缩影。日前,在吴起采油厂“最美职工家属”表彰大会上,包括梁树梅在内的20位优秀职工家属,经过层层推荐与严格遴选,身披鲜红的绶带骄傲地站上领奖台。当闪亮的奖杯及厚重的荣誉证书递到手中,当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些平日里默默付出的“半边天”,眼中泛起了激动的泪光。

《诗经》尝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企业和家庭,是广大职工心之所系的最重要两端。吴起采油厂用最实在的礼遇,让每一份藏在岁月里的坚守都被看见、被珍视,而这份对职工及家属的关怀,也成为企业深化“三个年”,不断优化内部干事创业环境、凝聚发展合力的生动体现。

01

“半边天”的坚守:石油家庭的温暖担当

这20位“最美职工家属”,如同20束温暖的光,从“大后方”照亮了吴起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

王文萍的家里,墙上挂满了“好媳妇”“孝老爱亲模范”的奖状。她的丈夫袁海宏是采油厂的一名司机,工作没有准点。2013年,73岁的公公意外摔伤,多处粉碎性骨折,术后卧床不起。有人提议雇护工,王文萍却摇头:“外人照料哪有自己贴心。”从此,她日夜守在病床前,端水喂药、擦拭翻身,哪怕公公因痛苦脾气变差,她也毫无怨言。出院后,她坚持每天给老人擦洗两遍,悉心调配营养餐,多少年如一日,硬是让卧床的公公能拄着双拐走到院子里乘凉。在她的全力支持下,袁海宏安心工作,以严谨的态度保障运输安全,赢得了单位和同事们的认可,尤其在安全方面,更是收获了大家的充分信任,为保障生产运输高效运转贡献了力量。公公逢人便骄傲地说:“我这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亲!”

图片

炕桌旁,“最美家属”王文萍笑意盈盈地为年迈的公公布菜,一筷一饭间,流淌的不仅是家常菜的滋味,更是代际间浓得化不开的情意。

孟玲的生活,总在“教师”与“家属”的角色间无缝切换。丈夫郭强是石百万联合站的技术骨干,常年驻站值守,肩负着保障联合站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职责。作为语文教师,孟玲天不亮就到学校辅导早自习,傍晚下班就扎进厨房为老人和孩子做饭。去年,小女儿出生前一个月,郭强因紧急工作需连值一个月。偏偏这段时间,大儿子突发高烧,婆婆血压飙升,常年患病的母亲也需照料。孟玲夜里守着儿子物理降温,白天陪婆婆聊天解闷,午休时赶往母亲家帮忙。即便如此,她给郭强打电话时,永远是那句:“家里都好,你放心工作。”正是这份无条件的支持,让郭强能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关与设备维护,为生产稳定保驾护航。

图片

柔和的灯光下,孩子专注地握着铅笔书写,“最美家属”孟玲俯身相伴,目光里满是耐心与关切。

刘万萍的双重身份,让她对“坚守”有着更深的理解。她的丈夫白云是采油厂团委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致力于开展思源爱心服务活动,通过公益行动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作为一名加油员,刘万萍不论酷暑严寒始终坚守岗位;作为妻子,每当丈夫在单位加班或奔赴帮扶一线,她总会提前备好热饭、留着家中灯光,轻声叮咛:“注意安全,我等你回来。”此外,她还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成了队伍里不可或缺的“编外成员”。在妻子的坚定支持下,白云不仅工作上表现出色,还带领思源协会荣获省市“优秀志愿集体”。他动情地说:“我获得的所有成绩和荣誉,都有我妻子的一半功劳。”

图片

一霎一顾间,展现了最美家属刘万萍母子“陪伴即幸福”的真切模样。

……

20个家庭,20段故事,虽各有不同,却都饱含对家人的深情、对石油事业的支持。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用理解与包容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为吴采人筑牢了最稳固的“后方港湾”,让职工能心无旁骛地投身企业发展与生产建设。

02

职企同心:以爱为翼,相互成就

多年来,吴起采油厂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聚焦“人”这一核心要素,持续打造内部干事创业优良发展环境。该厂党委始终将职工放在核心位置,把关心职工生活、关爱职工家庭当作重中之重,用一系列务实举措,织就了一张覆盖工作、生活、情感的温暖关爱网,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与情感基础。

在工作生活保障上,该厂精准发力,破解一线职工的“后顾之忧”,以良好的内部环境激发职工干事热情,助力营商环境建设年。针对井站偏远、生产环境艰苦的现状,精准摸排高温、噪音等痛点,推动基层队站实施暖心改善,仅今年就有近百台空调进驻职工宿舍,让作业与休憩环境的温度双双“降下来”,职工们在新装空调的宿舍内笑逐颜开。配套的热水器、洗衣机更将“温馨小家”的承诺落到实处;全面规范食堂管理,根据季节调整食谱……这一份份关怀让一线职工带着稳稳的幸福感,以更饱满的劲头投身生产建设,让“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的愿景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

图片

吴起采油厂吴仓堡采油队633工作站职工宿舍里的“暖心升级时刻”:崭新的空调静静伫立在墙上,为原本朴素的宿舍添上清凉与温暖保障。

与此同时,企业困难帮扶从不缺位,让“油田大家庭”的温暖直抵人心,彰显人文关怀。该厂建立完善困难职工动态档案,通过定期走访来精准掌握职工家庭情况。今年以来,已精准帮扶特困职工26人,发放救助金65万元;为2057名女职工购买特殊疾病保险,为232名考取本科大学的职工子女发放“金秋助学”慰问金46.4万元。当职工遭遇疾病、意外或家庭变故时,企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每一位职工的心,让职工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

图片

吴起采油厂助学帮扶暖人心

家企互动的桥梁,让“职工小家”与“油田大家”紧密相连,凝聚内外合力,为职工干事创业汇聚能量。该厂多次组织“职工家属进队站”活动,家属们走进采油一线,近距离感受家人工作的不易。在李安沟门联合站,一位家属抚摸着丈夫日常巡检时磨损的工鞋,红着眼眶说:“以前总抱怨他回家少,现在才知道他工作这么辛苦,以后我会更支持他。”同时,厂里还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厂领导与家属们面对面交流,倾听心声与建议,让家庭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同盟军”。

特别是今年,围绕延长石油创立120周年,结合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吴采精心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劳模座谈会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为职工搭建展示与成长的平台,持续传承“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企业优良传统,以文化赋能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明确要求采油队长汇报必谈党建、党支部书记汇报必讲生产,以党建引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确保各项工作方向正确、落实有力。持续推行“荣休关爱”行动,开展“爱厂如家好员工”“最美员工家属”评选,让职工与家属共同感受企业的尊重与关怀,持续营造凝聚人心、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图片

吴起采油厂职工光荣退休的温暖瞬间,此刻的仪式感,是企业对其青春与汗水的深情致敬,也开启了告别职场、拥抱自在生活的崭新篇章。

从改善工作环境到精准帮扶,从搭建家企桥梁到丰富文化生活,从深化制度改革到强化人才培养,吴起采油厂将对职工的关爱与干事创业环境优化深度融合,融入日常、落在实处,成为一种长期坚守的传统与文化。这份用心,也换来了职工的“爱厂如家”:他们扎根一线,攻坚克难,在原油生产、技术创新中勇挑重担;他们心系企业,主动建言献策,为油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而家属们的理解与支持,更让这份情感有了坚实支撑,形成了“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家庭支持企业、全员助力发展”的良性循环。

吴起采油厂厂长钟宝鸿表示,职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家属是职工最坚实的后盾,未来,吴起采油厂将继续深化“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以更细致的关怀、更有力的举措,持续推进家企共建,进一步优化干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在新时代油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多职企同心、共筑辉煌的温暖篇章。

(来源:延长石油)

责任编辑:延安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