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九月,秋风送爽,中卫大地处处呈现出“粮满仓、果飘香”的丰收画卷。近日,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宁夏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中卫举行。展台上,硒砂瓜红润饱满、枸杞晶莹剔透、苹果馥郁诱人,这些品质优良的农产品背后,离不开中卫金融监管分局近年来持续引导保险机构强化农业风险减量服务所构建起的多层次、全流程保障体系。
“气象+”数据联动,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中卫金融监管分局积极推动气象数据与农业保险深度融合,联合中卫市气象局召开“气象×金融”座谈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创新落地。例如,人保财险基于低温冻灾气象数据,推出苹果低温霜冻气象指数保险,为1000亩苹果提供花期霜冻风险保障100万元;中国人寿财险初步拟订枸杞裂果气象指数保险方案,实现从“灾后理赔”到“灾前预警+灾因量化”的转变。
“数字+”科技赋能,从“人防人治”到“空天地一体”。在数字技术驱动下,中卫保险机构逐步构建起“地面+空中+云端”的立体化防灾网络。人保财险推广“移动熏烟桶+无人机喷水”组合模式,主动干预果树花期霜冻;平安产险依托“爱农保”APP等智能工具,为农户提供病虫害识别、农技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太保产险引入专业科技公司,对承保作物实施全生命周期遥感解译,实现长势评估、产量预估与灾害识别一体化管理。科技正在成为农业生产风险减量服务的“强引擎”。
“服务+”主动介入,从“灾后理赔”到“送防到田”。中卫金融监管分局持续推动保险服务前置,构建“预警+预防”防灾体系。今年以来,已发出极端天气风险提示12期,督促保险机构及时向农户推送预警信息。人保财险针对海原县红梅杏“倒春寒”风险,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赠送草垫、薄膜等防灾物资2万元,惠及农户408户。种植户李山说:“霜冻还没来,保险公司就主动打电话提醒,还把草垫送到我家地头,手把手教我们怎么铺效果最好。往年这时候整夜睡不着,今年心里特踏实!”
“保险+”模式破题,从“单点保障”到“多元增效”。在枸杞价格指数保险、肉牛价格指数保险的保障基础上,保险机构积极探索“保险+期货”“保险+溯源”等新路径。例如,太保产险推出生猪期货价格指数保险,为1.2万头生猪提供保障2035.7万元。养殖户文建平在猪价下跌后很快收到理赔款65.11万元,他高兴地说:“这笔钱真是‘及时雨’,让我们扛过了低价期,保住了养殖场。”平安产险开办的枸杞、苹果溯源保险,累计提供保障772.42万元,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20余项生产数据,以品质背书提升品牌价值。这些创新实践正逐步构建起覆盖价格、品质、信用的综合保障生态。
“风险减量服务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其意义远不止于理赔。”中卫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该分局推动“气象+”“数字+”“服务+”“保险+”四轮驱动持续深化融合,旨在构建“防优于赔、治先于损”的现代化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这不仅是保险功能的回归,更是金融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质性举措。“我们将继续引导行业把更多资源投向风险减量环节,让保险从‘事后补偿者’真正转变为‘事前防护者’,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金融支撑。”该负责人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房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