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A股上市险企经营向好

2025-11-04 16:12:52 作者:朱艳霞

20251104105727309-67-7bb51.jpg

截至目前,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5家A股上市险企2025年三季报已悉数披露。数据显示,在投资端,各上市险企积极顺应市场形势,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收益显著增长;在负债端,人身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延续高增态势,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普遍下降,经营质效持续向好。

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转型不断涌现创新亮点,资本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为投资者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各险企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优化资产配置,投资收益大增。

前三季度,中国人保实现总投资收益862.5亿元,同比增长35.3%;总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积极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把握市场机会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投资收益大幅提升。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3685.51亿元,同比增长41%,总投资收益率为6.42%,同比提升104个基点。

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业绩大幅提升。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中国太保持续做好低估值、高股息、长期盈利前景好的权益类投资品种配置,推进多元化配置策略,取得稳健业绩。前三季度,投资资产净投资收益率为2.6%;总投资收益率为5.2%,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8.6%;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6.7%,总资产突破1.8万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8.3%。

在投资端驱动下,五大险企净利润均取得亮眼成绩。前三季度,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68.22亿元、1678.04亿元、1328.56亿元、457亿元、328.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60.5%、11.5%、19.3%、58.9%。

新业务价值延续高增

人身险方面,各公司新业务价值延续高速增长态势,5家公司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数据显示,可比口径下,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分别增长41.8%、46.2%、31.2%、50.8%、76.6%。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新业务价值实现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首年期缴保费的快速增长及业务品质的持续提升。今年以来,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各人身险公司持续加强资产负债联动,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积极推动降本增效。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缴保费中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5个百分点。太保寿险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8.6%。

同时,各公司稳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持续推进销售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

例如,中国人寿个险销售人力60.7万,队伍规模基本稳定,同时优增人力、留存率提升明显。

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18.1万人,基本持平,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7.1万元,同比增长16.6%。

新华保险推进“XIN一代”计划战略性落地,推动营销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深化转型。前三季度,累计新增人力超3万人,同比增长超140%,在推动规模人力企稳回升的同时,人均产能同比增长50%。

效益指标持续优化

财产险方面,各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降本增效,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其中,车险不断优化业务结构,积极创新新能源车险产品及服务模式,非车险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优化业务结构。

前三季度,人保财险保险服务收入3859.21亿元,同比增长5.9%。该公司持续深化经营管理降本,提升核保理赔质效,加强销售费用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费用投入,综合成本率为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平安产险业务品质持续优化。前三季度,该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7%,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

太保产险坚持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业务结构优化,深耕客户经营体系建设,推动科技赋能,加速AI应用落地;同时积极做好防汛工作,有效防范风险,经营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前三季度,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02.06亿元,同比增长0.1%;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7.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各上市险企权益资产表现提振了资产端收益率预期。同时,负债成本压降迎来拐点,利差有望持续改善,带动净资产收益率(ROE)中枢上移。”上述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业绩有望全面向好。目前,多家公司积极备战2026年开局战,在预定利率下调、第四套生命表发布、非车险“报行合一”等背景下,险企正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新一轮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 朱艳霞)

责任编辑:庞淳

扫一扫分享本页